1 / 14
文档名称: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6/7/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列国纷争的战火中, 产生了许多叱咤风云的猛将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 他们纵横捭阖, 征战攻伐, 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故事,“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本文就是讲述赵国老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本文, 一要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二要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本文节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 283 ~前 279 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 以秦力量最为强大, 它要统一中国, 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 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 实力比秦稍弱。在此之前, 秦早已占领了巴蜀, 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 又多次大败楚军, 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 秦以主力图楚,前 280 年秦取楚上庸( 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 及汉水北岸,前 278 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 ,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叙了廉颇、蔺相如在这种历史情况下, 西抗强秦, 为赵国的安全和尊严所作出的贡献。课文节选部分则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 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 廉颇知错能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 包括本纪 12篇, 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年表 10 篇,书 8 篇,共 52 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 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 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1. 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蔺. 相如睨. 柱斋. 戒汤镬. 相视而嘻. 渑. 池盆缶. 避匿. 缪缪. 贤馈馈遗. 缪. 公遗. 忘燕燕. 国观列观. 燕子观. . 可奢靡. 宁. 谧 2. 识通假可予不( “不”通“______ ”, ____________ ) 拜送书于庭( “庭”通“______ ”, ____________ ) 召有司案图( “案”通“______ ”, ____________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______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______ ”, ____________ ) 3. 解多义负秦贪, 负. 其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廉颇闻之,肉袒负. 荆() 使秦昭王闻之, 使. 人遗赵王书()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乃使. 其从者衣褐() 大王遣一介之使. () 引引. 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 相如去() 相如引. 车避匿() 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 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 我见. 相如,必辱之() 君既若见. 录()顾相如顾. 召赵御史() 大行不顾. 细谨()顾. 吾念之()为赵王窃闻秦王善为. 秦声() 为.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卒相与欢, 为. 刎颈之交() 以以. 勇气闻于诸侯()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严大国之威以. 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 绝秦望() 4. 辨活用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 入秦( ____________ ) 间. 至赵矣( ____________ ) 卒廷. 见相如( ____________ ) 怒发上. 冲冠( ____________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 曰( ____________ ) 臣乃敢上. 璧( ____________ ) 舍. 相如广成传( ____________ ) 乃使其从者衣. 褐, 怀. 其璧( ____________ ) 赵王鼓. 瑟( ____________ ) 左右欲刃. 相如( ____________ )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____________ ) 大王必欲急. 臣( ____________ ) 臣舍人相如止. 臣曰( ____________ ) 宁许以负. 秦曲( ____________ ) 归. 璧于赵( ____________ ) 臣请完. 璧归赵( ____________ ) 秦王恐其破. 璧( ____________ ) 且庸人尚羞. 之( ____________ ) 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