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戏剧史(新剧)
影视传媒类艺考专业基础课
1
第一个十年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国的话剧从无到有,在不断的革新中,完成了由写意之旧戏曲到写实之现代话剧的转变。
第一个十年的话剧,关注时局、人生和社会现实,也不断尝试丰富其艺术手段;
既引进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也引进了现代主义手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演出机制,建立了新的戏剧美学原则和表演体系、模式。
5
一、由“文明戏” 到“爱美剧”
文明戏:又称“新剧 ”或“文明新戏”,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
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注重布景、道具、化妆、表演等的写实性。
辛亥革命前,以宣传革命的政治戏居多 ;
辛亥革命后,以家庭伦理戏居多。
因其后期内容过于庸俗化、商品化,及“幕表制”过于随意的非专业演出方式,“五四” 前夕走向衰落。
6
春柳社 留日学生 可视为最早话剧团体之一
1906年底,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等一批留日学生于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国人表演话剧。
剧目:《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7
(左):李叔同(息霜)与曾延年(孝谷)在《茶花女》后台
(右):春柳四友(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陆镜若)
8
(左):李叔同(息霜)《茶花女》中 饰 玛格丽特 剧照
(右):弘一法师1920年在杭州(时年41岁,已受戒一年)
9
陆镜若肖像及剧照 欧阳予倩肖像及剧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