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格式:doc   大小:41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21/11/30 文件大小:4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城基中学 肖楸
教学内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原子的构成,第70-72页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的重点。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2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3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教学可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生动的比喻,多种活动形式以及内容多样的课件设计,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动画片,边看边叙述或边讲边图示,用史实、事实说明原子可以再分,用创设的情境来展示原子内部的结构,让抽象思维变换为形象思维。初步形成原子构成。
2.充分利用表4-1、表4-2学会寻找信息点(必要时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原子构成以及构成原子粒子的电性和电量间的关系。例如:
①构成原子粒子的带电情况,注意原子核带电情况
②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③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的构成情况以及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④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很接近。
⑤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质子必不可少。
⑥。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⑦原子核极小,但却是原子质量的集中之处。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教学过程
4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旧课链接】
展示宏观物质图片(铁、铜、水、硫粉等)
[提问学生]构成这些物质的微观粒子是什么?它们的定义及区别?
【创设情景】
  [设问]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那么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说出分子原子的区别。
 
学生(观看课本图4-2)积极猜想,踊跃回答:
1. 原子个体小不可再分?
,如果能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对旧知识复****巩固。 
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疑问大部分将在本节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中获得较满意的答案,这对于激发学生持续的探究欲望是大有裨益的。
6
【引入新课】
本单元学****我们将进一步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
板书:物质构成的奥秘
[设问]
“为什么金属能导电呢?”
[点拨]
金属能够导电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实例说明原子可再分,适时的提出了本节课学****的主题内容:原子的构成
同学们结合物理知识积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