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第3节运动的快慢.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3节运动的快慢.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12/1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3节运动的快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判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二、速度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
单位:
物理量
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关系
速度(υ)
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1m/s=
路程(s)
米(m)
千米(Km)
1Km=103m
时间(t)
秒(s)
小时(h)
1h=3600s
6、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例2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例3 火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