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记金华的双龙洞 (2).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金华的双龙洞 (2).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1/12/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金华的双龙洞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前进小学的刘华。今天,我准备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目标、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教学评价、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教学理念、目标
 首先,我先来说说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处理收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针对本组教材
“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内容专题和“品味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学****目标,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地揣摩、感悟,从而拓宽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下来,我说一下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拥挤、蜿蜒”等词语。
(2)结合课文理解词句,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划、看、品等方式,了解双龙洞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与想象的结合,细读了解双龙洞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根据教材编排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定教学重点是感受双龙洞的奇观。难点是学****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描绘食物。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复****检查、精读感悟、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一)复****导入,整体感知:
 课一开始,先用课件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再通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及“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两个问题来回顾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进入本课第二个环节。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复****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巩固旧知,为学****新知打下基础,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课件引领,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本环节是我突破重难点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多种方式的朗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