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3-19 2017-3-19 1 1常见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常见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 C C hapter hapter 12 12 主讲主讲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张仕斌张仕斌一、概一、概述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危害?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卫生防疫?防疫原则?检疫?疾病控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污染生物制剂?干扰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危害实验工作者的健康(一)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危害(二)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卫生防疫(二)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卫生防疫 1. 1. 防疫原则防疫原则①隔离饲养,防止交叉感染②引进动物要严格检疫:从可信赖的单位引进动物;按国家标准严格检测③坚持卫生消毒制度④饲养管理人员要定期做健康检查⑤自繁自养多级保种,提高自我更新能力⑥免疫接种,提高实验动物防病治病能力⑦严格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实验动物场所,对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 2. 检疫与疾病控制检疫与疾病控制①检疫?引进动物的检疫:隔离检疫,确定无传染病?隔离观察时间:小鼠、大鼠、豚鼠、兔 3~7 天; ?犬、猫 20~30 天;灵长目动物 90天以上。?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及早发现隐患,减少损失。?病变检查: ?体表检查:死后 30min 内进行,检查是否有皮肤疾患,外科损伤。?尸体剖检:切开皮肤,检查动物的乳腺区、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颌下唾液腺和淋巴结。?胸、腹腔检查:胸腔;气管;肺;心脏;肝和胆囊;肠及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脏;子宫、性腺、膀胱等。?细菌学检查?病原菌分离与培养,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作出判断。?对发病动物的检查: ?病毒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HA 、 HI 、 HFA 、 IEA 和 ELISA ?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病毒颗粒抗原或核酸的检出: ?血凝素抗原— HA 、 HI ?病毒颗粒—电镜或免疫电镜?病毒基因组或核酸— PAGE 、 PCR ?潜在病毒的激活: ?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应激剂降低动物机体抵抗力,激活潜在病毒。?抗体产生试验: 将待检动物的组织悬液接种于无常见病毒的动物, 1个月后采血,检查是否产生抗体。?真菌学检查: ?皮肤真菌— 25℃培养?深部真菌— 37℃培养结合菌落特点、镜下染色检查和生化反应结果等进行诊断。?寄生虫检查: ?体外寄生虫:肉眼观察;透明胶纸粘取毛样?肠道寄生虫:采集粪便,肉眼观察有无虫体;漂浮法、沉淀法检查有无虫卵、原虫卵囊或包囊。?血液寄生虫:采集末梢血液,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组织内寄生虫:解剖动物时,对可疑部位做组织压片、切片检查。②疾病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和饲养环境质量; ?实施动物剖腹产、子宫切除; ?严格隔离管理,培育健康种群; ?定期检查,发现患病或可疑动物,立即隔离; ?动物尸体、淘汰动物妥善处理,不乱扔乱放。 2. 2. 检疫与疾病控制检疫与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