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修订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修订版.docx

上传人:建哥 2021/12/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修订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修订版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首先检查整个装置是否漏液(漏水)、漏气。
若是新的启普发生器,在检查前还应把球形漏斗及导气管活塞等磨砂部分先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图①(a)],并插入磨口内旋转,使之装配严密[图②(b)],然后检查是否漏液、漏气。
检查漏液、漏气的方法:打开导气管的活塞,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至充满半球体,检查半球体的下口塞是否漏水。若漏水,则将塞子取出,擦干、塞紧,或更换塞子后再检查[图2(a)]。若不漏水,再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方法是:关闭导气管的活塞,继续从球形漏斗注入水至漏斗1/2处时,停止加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静置[图2(b)],然后观察水面是否下降。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若漏气,则应检查原因,可从导气管活塞、胶塞和球形漏斗与容器的连接处去检查,并加以处理。
b.装填固体试剂。
装填固体的方法有两种。
(a)从容器球形体的上口加入。取出球形漏斗,让容器横放在桌面上,将适当大小的固体从大口装入球形体内,不要使固体落入半球体中。装入固体的量以不超过球体容积的1/3为准[图3(a)]。将球形漏斗插入并插牢[图3(b)]后,竖立容器,轻轻摇动,使固体分布均匀[3(c)]。
(b)从容器球形体的侧口(导气管的塞孔)加入。让启普发生器直立于桌面上,拔下导气管的橡皮塞,从塞孔将固体加入在容器的球体内,并使固体分布均匀,如图4所示。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物颗料变小,易漏入下半球体中,使反应无法控制。为防止较小反应物的漏下,可采用下面的办法。
加一多孔的橡皮圈。从橡皮塞,或从废自行车内胶胎,切下一块大小合适的圆形橡皮片,在橡皮片中间打一大孔(能恰好紧套在球形漏斗颈的相应部位),大孔周围打许多小孔或剪成许多小细齿[图5(a)],然后把多孔(或多齿)橡皮圈套在球形漏斗颈上[图5(b)],装上容器,使橡皮圈恰好挡在缝隙处。
也可在孔道上填塞一些玻璃纤维;或堆放些碎玻璃管,或放置一圈小玻璃球(直径7~8mm);或用尼龙绳(或塑料电线外皮)缠绕在球形漏斗颈的合适部位。
c.注入液体(或溶液)反应物。
可将液体(或溶液)从球形漏斗注入。注入时应先开启导气管的活塞,待注入的液体一直与固体接触后,即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再继续加入液体至液体进入球形漏斗上部球体的1/4~1/3处,以便反应时液体可浸没固体。不要过多,否则在反应中液体可能冲入导气管。
d.试用。
将固体和液体(或溶液)反应物都按上述操作装入后,打开导气管活塞,液体就从半球体进入球体[图6(a)]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就由导气管逸出。然后关闭导气管的活塞,由于球体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半球体和球形漏斗。这时液体与固体脱离接触,反应自动停止
[图6(b)]。上述试验说明装置功能正常,可正式使用。
e.反应中途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添换方法。
通常在反应中,固体反应物将近用完或液体(或溶液)浓度变稀时,反应变得缓慢,生成的气体不够用,则应添加固体或更换液体(或溶液)。
添加固体的方法:先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将球体内的液体压出,使其与固体脱离接触,然后用橡皮塞塞严球形漏斗的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