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郭沫若诗两首》讲学稿(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郭沫若诗两首》讲学稿(答案).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12/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郭沫若诗两首》讲学稿(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圳市田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讲学稿
1
27 郭沫若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主备:彭宛然 审核:杨玉英
授课日期: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读懂诗歌。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二、《天上的街市》
1.给加点字注音,理解划线字,熟译其他词:
Piāomiǎo
缥缈 陈列 珍奇 不甚宽广 闲游 那朵流星
2.读诗歌:
3.内容疏理:
① 本诗展开了哪些联想?
街灯—明星—街灯—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街市上的人—人们的生活
② 在作者笔下,“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特点:光明、美丽、富饶、自由、幸福。
是作者的理想社会化身:物质——富饶;人民——幸福。
4.理解:
① 如果人间真有幸福,还用幻想天上街市?“天上的街市”折射的是怎样的人间真相?
深圳市田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讲学稿
2
作者把理想社会幻想到天上,说明人间恰是地狱。
② 诗歌明明是想象,却用了不少肯定词“定”,一个“定”字,道出了作者对现实怎样的复杂况味?
现实的黑暗,使理想社会只能存在于他的想象;
对现实虽有不满,但还有幻象,说明他不至绝望;
在美妙的幻想中,坚信理想社会“定然”存在,可见其乐观豪迈。
③ 概括主旨:通过对天上街市美丽富饶自由幸福的想像,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艺术:
① 本文运用想象,侧面揭示社会现实。
② 文章押ng i iu ou韵,读来朗朗上口。
③ 画面感强。“街灯”“明星”两相映衬,璀璨而又柔和;“缥缈的空中”以“美丽的街市”相饰,丰富而又飘逸;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则不但有了画面,还有了故事。
④ 对话式的“我想……”“你看……”,使得语气亲切,易于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6.背诵。
补充材料:作者写《天上的街市》,正值五四大潮落幕之际,封建王朝已成历史,军阀混战相继登台。中国内忧外患,前路茫茫。
深圳市田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讲学稿
3
三、《静夜》
1.给加点字注音,理解划线字,熟译其他词:
Lǒngzhào lòu shū jiāo
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笼罩 漏出 疏星 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2.读诗歌:
3.内容疏理及理解:
① 第一节是实写(填虚实),写乡村静夜之美。
朦胧之美:
天上“白云团团”,遮掩(填动词)了星辰,
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