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毕节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 110205 二、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三、专业性质:非师范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具备比较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五、培养具体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来说: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 、政策及法规; ; ; 、人际沟通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策划、组织、执行和实际工作能力。六、学制: 4年七、学分: 160 学分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九、开设的主要课程:(1)必修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贵州省情、大学语文、逻辑学。 2 (2)选修课:自然科学基础、数学模型初步、演讲口才与交际、英语视听说。 (1)必修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2)选修课: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 :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招聘与人才测评、劳动法、劳动经济学、现代企业组织设计、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1)必修课: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职业生涯管理、社会保障学、专业英语。(2)选修课: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技能开发、组织文化、公共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领导科学、社会调查方法。十、实习实践(含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入学与毕业教育、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等。十一、毕业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所有教学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所需学分,遵纪守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达到要求后,准予毕业。十二、主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 011230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4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 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概论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五大管理职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使用教材建议: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1月第四版主要参考资料: 3 哈罗德· 孔茨等著马春光译《管理学:全球化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12月第一版马春光著《管理学:全球化视角案例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年7月第一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6月修订版课程编号: 011250 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薪酬管理总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薪酬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管理领域,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薪酬与薪酬管理概述、战略性薪酬管理、职位薪酬体系设计、技能/能力薪酬体系、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力、薪酬结构设计、绩效奖励、员工福利管理和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薪酬管理的实务和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薪酬设计、薪酬管理和福利管理。使用教材建议: 刘昕著《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11第一版主要参考资料: 乔治· 米尔科维奇等著董克用译《薪酬管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