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第6课《黄河颂》.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6课《黄河颂》.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12/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6课《黄河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6课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基础部分
补充部分
(一)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2、课前热身
(1)注音
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ài)
狂澜(lán) 屏障(zhàng) 九曲连环(qū)
劈开(pī) 宛转(wǎn) 哺育(bǔ)
(2)多音字辨析
(3)解词
山巅:山顶。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3、作家作品
组歌《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个乐章。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的誓言。
4、整体感知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5、朗读指导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6、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