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实用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2,755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实用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2/2 文件大小:2.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实用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 糖的作用(zuòyòng)
1. 糖是有机体重要的能源和碳源。糖分解产生能量,可以供给有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又可以转变成其他的含碳化合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
3. 糖的磷酸(lín suān)衍生物可以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NAD、FAD、DNA、RNA、ATP等。
4. 糖蛋白、糖脂与细胞的免疫反应,识别作用有关。
第1页/共57页
第一页,共57页。
(zhōngjiān)代谢
糖酵解途径 ( EMP)
柠檬酸循环(xúnhuán) (TCA)
磷酸戊糖途径 (HMP)
糖异生作用
植物体内乙醛酸循环(xúnhuán)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类(tánɡ lèi)代谢
第2页/共57页
第二页,共57页。
第二十二章:糖 酵 解
第3页/共57页
第三页,共57页。
一. 糖酵解的研究(yánjiū)历史
1897年,Hans Buchner和Eduard Buchner兄弟发现,酵母汁可以把蔗糖变成酒精,证明了发酵可以在细胞以外进行
1905年ArhurHarden和WilliamYoung把酵母汁加入葡萄糖中,发现发酵过程中无机磷酸盐逐渐消失,只有不断补充无机磷酸盐才能使发酵速度不降低(jiàngdī),因此推测发酵与无机磷将糖磷酸化有关。他们还发现当将酵母汁透析或加热到50℃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当加热失活的酵母汁与透析失活的酵母汁混合后又恢复了发酵能力。由此证明,发酵活性取决于两类物质,一类是热不稳定的,不可透析的组称为酿酶,一类是热稳定,可透析的组分称为辅酶,还有金属离子。
1940年,酵解的全过程才被全面了解。Gustar Embden和Otto Meyerhof等人发现肌肉中也存在着与酵母发酵十分类似的不需氧的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他们称此为酵解过程;因此有时称酵解为Embden—Meyerhof途径( EMP )。
第4页/共57页
第四页,共57页。
(ɡài shù)
糖酵解途径的概念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在酶促反应下生成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过程。酵解过程相关的酶都在细胞(xìbāo)质中。
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xìbāo)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类(tánɡ lèi)代谢
第5页/共57页
第五页,共57页。
(guòchéng)
前五步为准备阶段:
;;
;,6-二磷酸裂解(liè jiě);

此阶段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分解成三碳糖,每分解一个已糖分子消耗2分子的ATP。
第6页/共57页
第六页,共57页。
后五步反应为产生产生ATP的贮能阶段,
;(lín suān)化

(lín suān)化
磷酸(lín suān)三碳糖变成丙酮酸,每分子的三碳糖产生2分子的ATP。
第7页/共57页
第七页,共57页。
1. 葡萄糖磷酸化形成(xíngchéng)6-磷酸葡萄糖
已糖激酶(jīméi)
已糖激酶(分子量52000)以六碳糖为底物,其专一性不强,不仅可以作用于葡萄糖,还可以作用于D-果糖和D-甘露糖。已糖激酶像其他(qítā)激酶一样,需为Mg2+或其他(qítā)二价金属如Mn2+所活化。
第8页/共57页
第八页,共57页。
2. 6-磷酸(lín suān)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lín suān)果糖
磷酸(lín suān)葡萄糖异构酶
OH
第9页/共57页
第九页,共57页。
3. 6-磷酸果糖(guǒtáng)磷酸化形成1,6-  二磷酸果糖(guǒtáng)( F-1,6-2P)
磷酸(lín suān)果糖激酶
这一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反应。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决定了酵解的速度。磷酸果糖激酶是分子量为3400的四聚体,它是一个别构酶,ATP对此酶有抑制效应,在有柠檬酸、脂肪酸时加强抑制效应。然而AMP、ADP或无机(wújī)磷可消除抑制,增加酶的活性
第10页/共57页
第十页,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