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31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2 文件大小:1.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谏太宗十思疏
第一页,本课件共35页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第二页,本课件共35页
鹞[yào]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第三页,本课件共35页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作者简介】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第四页,本课件共35页
【背景介绍】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第五页,本课件共35页
解题
谏 劝谏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第六页,本课件共35页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以“固本思源”为喻)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具体做法)
第七页,本课件共35页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长(cháng):高.
固: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浚(jùn):疏通.
第一段分析
德义:恩德,恩义.
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第一段分析
第一段分析
第八页,本课件共35页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自谦.
明哲:明智的人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 :同义:指望.
治:安定
翻译: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第九页,本课件共35页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神器:帝位.
当:主持,掌握.
重、大:形容词作名词,
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
崇:推崇。
休:美好,福祉。
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处:保持。胜:忍受,克服
第十页,本课件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