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第一页,本课件共19页
一、过敏性休克
概念: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第二页,本课件共19页
二、常见病因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因或诱因变化多端,以药物与生物制品常见,其中最常见者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局部麻醉药物、含碘造影剂等;异种蛋白:异体血清、抗蛇毒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类毒素、血制品;昆虫蛰伤以及花粉、油漆、天然橡胶和食物等。
第三页,本课件共19页
过敏性休克大都猝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
(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
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出现本症。
按症状出现距变应原进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两型:
1、急发型过敏性休克
2、缓发型过敏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
第四页,本课件共19页
(一) 急发型过敏性休克
,占80%-90%,多见于药物注射、昆虫蛰咬或抗原吸入等途径(5分钟内、有的几十秒内可发病,一旦发病,患者在极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
此型往往病情紧急,来势凶猛,预后较差。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呈闪电样发作,出现在给药后即刻或5分钟内。
临床表现
第五页,本课件共19页
(二)缓发型过敏性休克
,长者可达24小时以上,占10%-20%。多见于服药过敏、食物或接触物过敏。此型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
第六页,本课件共19页
(三)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
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
的症状。
临床表现
第七页,本课件共19页
(一)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一过性皮肤潮红、周围皮痒,口唇、舌部及四肢末梢麻木感,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症状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临床表现(5)
第八页,本课件共19页
(三)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循环血量减少,致多系统脏器的循环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
(四)意识方面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出现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临床表现
第九页,本课件共19页
病理表现
因本病而猝死的主要病理表现有:
急性肺瘀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镜下可见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第十页,本课件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