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观三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感
赵彩霞
3月13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前去三中亲眼目睹了朱晓芳老师的《木兰诗》、赵丽老师的《伤仲永》两节语文课,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采用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高节奏、大容量、效率高,特别是赵丽老师的一节课,不管是老师课前的准备,课上的组织、引导,还是课中的指导、点拨,以及学生展示后的评价,都使我深深地震撼:
第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令我佩服。我平时教学中,虽也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与这两节课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课堂上学生无拘无束,或坐或站,讲讲说说,课堂真正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舞台,真正满足了学生内在学习的欲望与愿望。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得到满足,大家都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这与我的课堂完全不同,在我的大多数课堂中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充当的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任何的激情而言,整节课只是在聆听教师的讲解,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与我一直以来的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我们也认识到应该解放学生,归还学生的舞台,但却时常因为怕影响教学质量,怕学生年幼活动不能大胆开展。因为我们教师的放不开手脚致使我们的课堂仍然在穿新鞋走老路。看了三中的教学课堂,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要大胆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要给不同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
2
第二,在课堂上,我们几乎找不到教师的身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完全解放出来,教师的作用是随时引导、调控,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可以说教师的功夫不仅在课内,不仅要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更重要的是课下。课下,教师们必须加强合作,集体备课,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课堂的展示。
我认为赵丽老师的课堂可以概括为两句通俗的话:让学生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的学习由应对考试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