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遗传信息传递
第一页,本课件共86页
蛋白质生物合成研究的重要进展:
1、蛋白质合成场所的确定(rRNA)
20世纪五十年代,Paul Zamecnik 等给小白鼠注射带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然后在不同时间取小白鼠的肝脏,经匀浆、离心、检测发现注射的氨基酸几分钟后出现在核糖核蛋白体颗粒上,几小时或几天后所有的亚细胞成分都含有放射性标记。这证明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第二页,本课件共86页
2、mRNA(信使RNA)概念的提出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遗传信息载体DNA 存在于核中,必然有一种中间物来传递DNA上的信息。推测这种中间物极不稳定,在蛋白质合成时产生,合成结束后又分解,半寿期很短。1961年Jacob 和 Monod J预言:
(1)信使是一种多核苷酸;
(2)信使的碱基组成与相应DNA的碱基组成一致;
(3)信使的长度各有不同,因为它所编码的多肽链的长短不一;
(4)在多肽合成中,信使应与核糖体短暂结合;
(5)信使的半寿期很短,其合成速度应该是很快的。
第三页,本课件共86页
蛋白质合成的信息来自于DNA,合成的模板是mRNA
第四页,本课件共86页
3、tRNA是联系mRNA和蛋白质的中介
翻译需要一个联系mRNA和蛋白质的
双功能适配器分子
第五页,本课件共86页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就是将DNA传递给mRNA的遗传信息,再具体转译为蛋白质
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translation)
第六页,本课件共86页
第一部分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部分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部分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七页,本课件共86页
第三部分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
2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3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差异
第八页,本课件共86页
1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
原料:20种氨基酸
模板:mRNA
场所:核糖体(rRNA)
氨基酸的“搬运工具”:tRNA
酶与蛋白质因子:启动、延长、终止因子
能量:ATP、GTP
无机离子
合成方向:N→C端
第九页,本课件共86页
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cistron)。
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
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single cistron)。
mRNA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mRNA和遗传密码
第十页,本课件共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