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4,297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2/2 文件大小:4.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教育史知识点
LT
中国教育史
中国古代教育
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教师都有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的学校系统:国学--(大学和小学;天子的大学是辟雍,诸侯的大学是泮宫)乡学(塾闾,庠党,序州,校乡)
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
性质: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办的私学联合体
办学特色: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兼容并包;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制定《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
影响: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生平大部分时间聚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分歧,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编订的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提出教育与经济、军事、政治、法律的关系,把教育提高很高的位置(庶富教理论);个人功能(性相近****相远),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实施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意义在于打破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道家
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人为教育
逍遥的人格思想;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提倡怀疑的学****方法
法家
人性利己说
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禁诗书—以法为教(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行法治教育,取消普通教育)
禁私学—以吏为师(否定死学教育,人为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片论文,它看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止于至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三纲领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教育都贯彻的的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又相互联系,将个人的学****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都非常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中庸》教育的本质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教育下定义;教育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育途径:一是发觉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
“自明诚”或“道问学”;重视主观努力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关于教育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关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关于学制与教育管理,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学不断进步】;尊师重道【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与课外学****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观摩原则】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和启发引导,不是强迫和压制的。】长善救失【教学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有点,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汉朝教育
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建立太学】、“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的设立】;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儒家经学称为教育的主题内容,并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汉代太学的设立开始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