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造景手法.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造景手法.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造景手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造景手法园林造景: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概述“景”即境域的风光,也称风景。是由物质的形象、体量、姿态、声音、光线、色彩以至香味等组成的。景是园林的主体, 欣赏的对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野景)是没有经过人力加工的。大地上的江河、湖沼、海洋、瀑布林泉、高山悬崖、洞壑深渊、古木奇树、斜阳残月、花鸟虫鱼、雾雪霜露等,都是天然景,园林造景时要充分加以利用。造景方法中国自南北朝以来, 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 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得景随形”,“借景有因”,“有自然之理, 得自然之趣”,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景方法主要有: 1 ,挖湖堆山,塑造地形, 布置江河湖沼, 辟径筑路, 造山水景;2, 构筑楼、台、亭、阁、堂、馆、轩、榭、廊、桥、舫、照壁、墙垣、梯级、磴道、景门等建筑设施,造建筑景; 3 ,用石块砌叠假山、奇峰、洞壑、危崖,造假山景;4, 布置山谷、溪涧、乱石、湍流, 造溪涧景;5, 堆砌巨石断崖, 引水倾泻而下, 造瀑布景;6, 按地形设浅水小池, 筑石山喷泉, 放养观赏鱼类,栽植荷莲、芦荻、花草,造水石景; 7 ,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或者修剪树木,使之具有各种形态,造花木景。 7 ,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 或单独竖立, 成为构图中心, 以雕塑为主体, 造塑景。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 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 丰富游赏的内容, 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古代的实践和理论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 远借君山, 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 青山四围, 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 各个“景”又自成一体, 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借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来, 则始见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计成在“兴造论”里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泉流石注,互相借资”;“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借者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等基本原则。借景种类借景可分为: 1 ,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2 ,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园林, 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3, 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 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5 ,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6 ,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7 ,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 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借景方法大体有三种: 1 ,开辟赏景***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 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 作为视景点, 仰视或平视景物, 纳烟水之悠悠, 收云山之耸翠, 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 2 ,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筑台,建造楼、阁、亭等, 让游者放眼远望, 以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