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文献检索作业(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献检索作业(论文).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献检索作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年论文题目关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思考姓名唐翠所在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化学教育专业 2009 级3班学号 200910140325 日期 2011 年 11月 26日关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思考化学化工学院 2009 级 3班唐翠( 200910140325 )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并结合实例从在化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提出, 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实施有效问题的几个策略策略三方面对有效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一、有效问题的提出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兴趣, 且这种注意或学****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过程中。学生们“带着问题学****边学边思”, 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 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 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 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 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 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 教师的提问, 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 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 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 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 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即使学生回答错误, 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总之, 不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包办, 自问自答式的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 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 这时及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熄灭, 而高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维,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 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 紧接着提出: 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甁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呢?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纷纷举手强答, 请一位同学回答, 并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 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然后继续提问: 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 学生被动学****的模式,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 继续提问: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 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 第二朵喷水不变色, 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 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 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