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心力衰竭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07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力衰竭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2/3 文件大小:5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力衰竭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力衰竭专题知识讲座
心力衰竭
心衰是指因多个心脏结构和功效异常损害了心室 充盈和射血 能力而出现 一个复杂 临床综合征。关键临床表现是气促, 疲惫和液体潴留。这些异常终将损害患者 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ACC/AHA Circulation ; 104)
心衰是指因为心功效不正常, 心脏不能泵出满足代谢需要 血液, 或只能经过增高充盈压才能达此目 。(Braunwald E.)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房颤将是面临 两大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认识发展过程
心肾学说(洋地黄,利尿剂)
血流动力学说(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
神经内分泌学说(ACEI、ARB、β-阻滞剂)
心室重塑学说细胞丧失、心肌细胞不良性肥厚和
间质纤维化(抗重塑剂)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
心肌受损
左室射血功能 ↓
心脏毒性
外周循环血管收缩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脏重塑和
左室功能
进行性恶化
心衰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激活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
内皮素以及其它内分泌系统
心功效分级 方法
1、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与预后
分级
定义
预后
Ⅰ级
无症状,活动不受限
5年死亡率20%
Ⅱ级
日常活动轻微受限
1年死亡率3%-25%
Ⅲ级
轻微日常活动即出现明显症状
1年死亡率10%-45%
Ⅳ级
休息时即出现心衰症状
1年死亡率40%-50%
2、AHA/ACC新分组方法*( )
A级 心衰高危患者, 无心脏结构改变, 也无症状
B级 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尚无引发心衰症状
C级 心脏结构改变并伴有心衰临床症状
D级 终末期心衰, 传统诊疗无效, 需特殊诊疗
并非替换而是补充NYHA分级; 分类法强调疾病 演变和进展 ; NYHA分级强调心衰病人 临床症状
3、Killip分级只适适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泵衰竭)
Ⅰ级 无心力衰竭征象, PCWP可升高 %
Ⅱ级 轻至中度心力衰竭, 肺罗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 50%, 第三心音、奔马律、连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它心律失常, 静脉压升高, 有肺淤血 X线表现 病死率10- 20%
Ⅲ级 重度心力衰竭, 肺罗音出现范围大于两肺 50%, 急性肺水肿 病死率35-40%
Ⅳ级 心源性休克, 血压小于90mmHg, 尿少于每小时 20ml, 皮肤湿冷, 呼吸加速, 脉率大于100次/分 病死率 85-95%
4、Forrester分级:Forrester急性心力衰竭分级也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起来 , 依据临床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分为4级
临床上依据外周低灌注(脉搏细速、皮肤湿冷、末梢发绀、低血压、心动过速、谵妄、少尿)和肺充血(啰音、胸片异常)进行临床分级
依据心脏指数降低(≤/㎡)和肺毛细血管压升高(>18mmHg)进行血流动力学分级。
Ⅰ组 %, Ⅱ%, Ⅲ%, Ⅳ%。
心衰诊疗
心衰 症状(休息或运动时)
心功效不全 客观证据(休息时)
对心衰诊疗有反应

1和2是必需条件
3在诊疗有怀疑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