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1世纪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世纪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pdf

上传人:yixingmaoh 2016/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世纪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建外语》(季刊) 1999年第 2期(总第 60期) 21世纪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厦门大学外文系杨杰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什么,怎么改,大家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 1998年 6月 1日发出《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外语教育改革问题正式提到日程上来。《意见》指出:“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涌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社会的信息化,以及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作为人类交往工具的外语和文化传播者的外语人才必将成为这场竞争的核心,外语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而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大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保护非通用语种,拓宽外语人才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已是摆在我国外语界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注意到,这种提法是以往所没有的,把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外语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是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尽管国内民间一些与外语教学有关的会议曾多次提到过“复合式人才培养”问题,但此番对这一问题应该说是达成了官方与民间的共识。面向新世纪的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概况地说,就是要培养全面适应 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外语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很大的影响力。文化素质差,其他素质的培养也必然受到制约。在现代社会里,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很难想象会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也很难想象他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和更大提高。文化素质对于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就连人的心理、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文化素质的影响。所以,在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时,更要强调文化素质教育,并要努力把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结合起来。要培养外语人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祖国、为四化服务献身的精神, 对社会、事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健康的体格和心理能赋予人一种适应社会生存的坚强意志力及应变能力,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但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升华为素质;素质的提高, 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很难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也很难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二外语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1757 年设立北京俄罗斯文馆,1862年在此基础— 7 2 —上成立京师同文馆,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1920年我党在上海创办上海外国语学社,1942年创建延安外国语学校,1946年成立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1949年成立北京外国语学校。新中国成立至 1966年十七年间,我国外语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外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