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合山壮族民间传说.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山壮族民间传说.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山壮族民间传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山壮族民间传说:谭特辽——南洪水库的由来在合山市北泗乡的东亭、在勤、六龙、北泗、屯山一带的壮族人民中间世世代代传颂着辽王的故事。好奇的游客还爬上霞红山腰去看看辽王母亲的坟地呢。相传很久以前, 在东亭板城村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这寡妇姓谭, 家境贫寒, 孤独一人,常年四季靠卖柴卖草为生。一天, 这个寡妇从下麦村东面的霞红山挑柴下来, 在山脚下的一个土坡上歇气, 口渴了便在坡边的一棵牛甘果树上摘牛甘果解渴。这棵牛甘果树上果实累累挂满了枝头。在朝向霞红山方向的枝上, 挂着一个牛眼睛一样大的牛甘果, 黄橙橙、亮晶晶的, 叫人见了直吞口水。这寡妇就把这个牛甘果摘下放进嘴里, 她还来不及咬这个牛甘果就咕噜咕噜地往肚里滚下去了。寡妇觉得口中有一股特别甘甜的滋味,口也不渴了。后来这寡妇竟因吃了这牛甘果而怀孕。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特辽。特辽长得很壮实,而且非常勤劳,七、八岁就跟随母亲上山砍柴割草了。特辽长到十六岁, 母亲已年老不能上山了。特辽就自个儿上山砍柴割草卖, 维持母子俩的生活。一天, 特辽从山上挑柴回家, 走到母亲摘牛甘果的那棵树下, 放下担子, 要摘牛甘果解渴。那牛甘果树已经长得又高又大了。特辽脱下草鞋就往树上爬, 摘牛甘果吃。当他从树上下来时,草鞋不见了。奇怪啦! 他明明把草鞋脱在树下,这里又没有别人走过,草鞋怎么不翼而飞呢? 他找呀找呀, 还是不见草鞋的影子, 只见有一堆拥起的新土。特辽看了好生奇怪, 难道是穿山甲或者是什么野兽拱起这堆新土把草鞋埋掉? 这时候,路上突然来了一位银须老者,他对特辽说:“老弟,你的草鞋就埋在这堆新土下, 你的福气来了, 天意不可违, 快回家把你母亲背到这里来坐, 日后你就可以飞黄腾达了。”老者说完,拂袖向高山走去。什么天意、福气、飞黄腾达这种话, 特辽听不懂, 他只记得这位老者叫他把母亲背到这里来坐,可为什么要背到这里来坐呢? 他心中疑惑不解。特辽扒开泥土, 果然见了草鞋, 取出穿上, 挑柴, 一路回家去了。回到家中, 感到肚子饿了, 就上楼去要芋头。他装了大半箩芋头用绳子吊下, 叫母亲在下面接着。特辽刚把箩筐吊下楼口,想不到一条新打的箩绳竟断了。箩筐往下一跌,正压倒母亲。特辽慌忙下楼,可是母亲的腰骨已经被压断了。这可怎么办呢? 特辽慌乱中突然想起山上那老者的话,于是就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孩子的话, 又想起自己也是在那棵树上吃了牛甘果生下特辽。思前想后这事有些希奇。于是就对孩子说:“那位先生既然说,你就背我到那里坐吧,也许苍天有眼,我这腰会好起来。”特辽不顾肚子饿得咕咕叫,立即把母亲背上,往霞红山脚走去。来到牛甘果树下, 那堆新土不见了, 代之有一块平展展的、四四方方的石凳。特辽就把母亲安坐在这张石凳上。特辽刚把母亲放下, 突然脚下轰隆一声巨响, 把他抛出一丈多远。他回头一看, 那块石凳已经下陷四、五尺深, 母亲还安然地坐在那石凳上。特辽要把母亲拉上来,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当他扑到那陷井口, 井口已经合拢了, 井口上隆起一座大大的新坟墓。特辽扑在坟墓上呼天唤地哭得死去活来。这时,那老者又来到坟前,他对特辽说:“你该回去了,记住,明天你到山上挖一兜金竹, 拿到这坟背后种, 等到七七四十九天这根金竹尾就弯到坟墓前的地面, 到那时, 你把这金竹砍下, 弯做一把弓。当太阳升上东山的时候, 你用这把弓搭上箭对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