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家校合作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心得
边学习边思考,有以下感悟,汇报如下:一、要正视我们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年会主题为“相聚行知栖霞,共话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多年来却是农村学校的短板,有客观原因,如师资问题,家长素质问题,也有主观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没有认识到父母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认为学校重在抓好教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家长是为学校、学生服务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学校的重心在校园内,没有认识到校园里的学生与千万个家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校园里的学生是校外家长的影子。
(二)家校合作形式单一,处于浅层次的“家校联系。
纵观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打电话。
2、约谈个别家长,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
3、召开家长会。
4、建立班级微信群,在群里和家长进行交流。
做得较好的学校能够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定期面向家长开放,组织家长进课堂;开发家长资源,利用有特长的家长开辟第二课堂。
但仍处于以学校为中心,家长围着学校转和“利用家长资源的状态。
因为缺编,教师工作量大,日常的教学已让教师疲惫不堪,不愿再涉足家庭教育问题,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属于家庭原因的问题则听之任之。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农村家长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文化水平较低,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理念,没有耐心,孩子出现问题只能降低要求,无奈接受,不能积极主动寻找改变策略。
所以,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的氛围较难形成。
二、探寻家校共育的路径。
首先,要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学校要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同盟军,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坚定家校共育的信念,我们才会积极创造条件,探寻家校合作路径。
农村学校学生家境及父母素质与城市学校有明显差距,但农村学校家庭教育有农村的优势,如父母打工出苦力挣钱会让孩子懂得父母之艰辛,从而激励自己更加上进;农村的生活环境促使学生也要参与田间劳动和干家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锻炼体魄;农村一年四季的变化、秋收冬藏让学生更亲近大自然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开发,农村自有农村家校共育的特色。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在农村家校共育的实施过程中,因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项工作我们要做实,即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情况,根据父母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设计家校共育路径。
这次新教育年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家校共育实施办法,如亲子共读、共写日记、开办“新父母微讲堂、“新父母俱乐部等,通过有效的途径,使“无证上岗的“自然型家长成长为“持证上岗的“专家型家长。
对于农村学校,可能一时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开始去做,便有效果。
今年暑假前,四间房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