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钣金事业部产品展开计算方法[1].doc

格式:doc   大小:55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钣金事业部产品展开计算方法[1].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2/4 文件大小:5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钣金事业部产品展开计算方法[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目标
为了使展开能够做到快速、正确,制订统一展开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
科士达机箱厂钣金部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过渡层一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基准。中性层位置和变形程度相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步向弯曲中心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距离用λ表示。
计算方法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赔偿量
展开长度=料外+料外-赔偿量
通常折弯(R=0 θ=90)
L=A+B-K
材质、板厚(T)和K值对应值见附表
注:内R≤,按R=0处理
通常折弯(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R+λ)*π/2
当R≥5T时,λ=
当R< 5T时,λ=
注:内R≤,按R=0处理.

通常折弯(R=0 θ≠90)
L=A+B+(θ/90)*K
K值依附表
T




K




T




K




通常折弯(R≠0 θ≠90)
L=A+B+K
≥5T时,λ=
< 5T时,λ=
k值取中性层弧长
注:当R<,且用折刀加工时,按R=0来计算。A、B依倒零角后直边度值。
Z折(直边段差)
当H≥5T时,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
当H<5T时,一次成型。
L=A+B+K
K值依附表中参数取值
Z折(斜边段差)
当H<2T时,按直边段差方法计算,即:展开长度=展开前总长度+K
当H≥2T时,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
CC
反折压平
L=A+B-

N折
当N折加工方法为垫片反折压平,则按
L=A+B+K计算。K值依附表取值。
当N折以其它方法加工时,展开算法参见“通常折弯(R≠0 θ≠90)”
备注:
标注公差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
压铆紧固件系列预冲底孔表
1压铆螺母柱(SO、BSO、SOO、SOPC类产品)
H
H
型号
预冲底孔=C+
C

M3


7
M4


9
M5


11
M6


螺丝规格
例: * 12 * * M3
C位大小
总长
H值大小
(Z类产品)
型号
预冲底孔=C+
C
M3

5
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