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母乳喂养与孕产期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2页
母乳喂养的三个关键时期
1、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开始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应尽早吮吸母亲乳房。频繁的吮吸可以促进母亲乳汁早分泌,使新生儿尽早吃到初乳,同时吮吸的过程可以帮助新生儿胃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2、出生至6个月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佳食品和饮料,在此期间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取所需的全部水分,因此,在6个月前即使天热也不需要补充其它水分。如果给婴儿喂哺其它饮料或水,就会减少母乳的摄入。
3、6个月后添加适当的辅助食品
婴儿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首先是强化铁的谷类食物,由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少糖无盐,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及以上。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2页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措施
1、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
2、按需哺乳
3、24小时母婴同室
4、不用奶瓶、奶嘴
5、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6、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技巧
7、不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饮料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2页
母乳喂养的好处
1、最营养、最容易吸收
2、含独有的抗体、防病
3、促进母体康复
4、预防成年后代谢性疾病
5、促进婴儿口腔发育
6、增进母婴感情
7、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2页
人工喂养的危害
1、婴儿出生后即采用人工喂养,不利于母亲尽早下奶;
2、容易造成乳头错觉;
3、胎便迟排、并发新生儿黄疸;
4、干扰亲子关系;
5、更容易患腹泻,呼吸道、耳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6、很可能因配方奶粉冲调过浓或过稀,导致婴儿肾脏负担加重或发生营养不良;
7、容易发生过敏,比如湿疹及哮喘;
8、可能对动物乳汁不耐受,而发生腹泻、皮疹或其他症状;
9、儿童及成年期的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10、可能因摄食过量而引发肥胖;
11、可能影响智力的良好发育;
12、不母乳喂养的母亲可能会很快妊娠;
13、母亲在产后出现贫血的可能性增加,发生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几率比母乳喂养的妇女高。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初乳的重要性
初乳是母亲产后5天内产生的乳汁,10天之后逐渐转化为成熟乳,期间为过度乳。初乳颜色为黄色或橘黄色,比较浓稠,蛋白质浓度高并含有丰富的抗体。分娩后越早的乳汁中抗体含量越多,产后5小时内最多。成熟乳颜色比较淡。
初乳的性质与重要性
(1)丰富的抗体:保护婴儿,防止感染及过敏
(2)许多白细胞:抵抗感染
(3)前列腺素、低聚糖等:促胎粪排出,有助于减轻黄疸
(4)生长因子:帮助肠道成熟、防止过敏及乳汁不耐受
(5)丰富的维生素A:减轻感染的严重性,预防眼病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前奶和后奶
母乳最大的特点是其成分与婴儿的发育同步变化。在整个哺乳期间,在一天之中,甚至在一次喂哺过程中母乳的成分都可能不一样。
哺乳时,每侧乳房分泌的乳汁分为前奶和后奶。前奶是哺乳开始时的乳汁,外观看起来较稀。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乳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后奶是喂哺后期产生的乳汁,其含的脂肪较多,可提供给婴儿较多的能量,所以尽可能让婴儿吃到后奶,才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营养。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2页
新生儿的胃容量
乳汁的分泌量和新生儿的胃容量是完全一致的。婴儿出生2周、6周、3个月时,有时会有出现奶不足的现象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婴儿生长比较快,需求量大,饿了就让婴儿吸,两三天后乳汁量和胃容量就能达到平衡。若添加水和配方奶,容易导致婴儿不愿吮吸母亲乳房,既不利于下奶,也容易导致婴儿乳头错觉、母亲乳房肿胀等问题。
新生儿的胃容量大小:
出生1天(同小玻璃弹球)-----出生3天(同大号玻璃球)-----出生7天(同乒乓球大小)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2页
按需哺乳的好处
1、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2、频繁的吮吸可以使母亲体内的泌乳素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夜间,泌乳素分泌更多。
3、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及热量更高。
4、哺乳可以防止母亲乳胀。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2页
正确的哺乳姿势
抱婴儿的四个要点:
1、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2、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3、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4、如果是新生儿,母亲不仅要托住头部还要托住臀部。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