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城市内涝的原因与建议.doc.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内涝的原因与建议.doc.doc

上传人:Seiryu 2021/12/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内涝的原因与建议.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城市内涝的原因与建议
摘 要:城市内涝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大城市经常出现的城市病,一场暴雨就可以检验一座城市规划建设中排水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文章通过分析形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危害,介绍一些中外的解决内涝的办法,提出解决城市内涝新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内涝;暴雨;城市硬化
1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2 城市内涝的数据
2008年-2010年间,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部分城市频繁遭遇***雨袭击,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发生内涝的城市中,%,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90%,%,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2011 年六月,国内普降大雨,二十余大中城市相继发生严重内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又遭遇61年来特大暴雨,城区内涝造成37人死亡,经济损失拭目以待。
据国家住建部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查,此前三年时间里,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积
%。
3 城市内涝的原因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建设系统职工,粗浅认为,城市内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极端天气增多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很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
城市硬化阻隔雨水就地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在建设中大量采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材质铺设地面。硬化地面完全阻隔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使城市地下水位难以回升,直接影响植被的健康。地面“硬质化”了,水根本渗透不到地下,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多了。城区面积的大范围增加,让更多的雨水顺着硬化路面汇流到城市低洼地区,从而导致这些区域积水问题的加重。
管道堵塞导致排水不畅
城市排水管道一般均位于城市主干道路,各类污泥、垃圾等很容易渗入其中,日积月累后,如果不及时疏通清淤,便会严重堵塞管道,造成积水。此外,部分市民和单位保护城市排水设施的意识极差,甚至人为破坏排水设施,占压损毁排水设施的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排水。
雨污分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各个城市在新区规划建设时,都能充分考虑并建设实施雨污水分流。
但在旧城改造和单位内部雨污管道改建上,明显存在滞后,导致好多城市目前都是雨污合流,也就是直接将雨水排入污水管道,而新建雨水管道形同虚设。
4 古代城市和别国城市内涝解决办法
下水道发展的历史概况: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该设备出现。近代下水道的雏形源于法国巴黎,至今巴黎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