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 四、升华和凝华 1. 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2. 知道升华和凝华各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3. 能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用,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固态碘进行实验: 用酒精灯给碘加热. 1、实验过程中,给试管里的碘加热,试管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 2、停止加热,在试管的内壁看到什么现象? 有无液态的碘出现? 3、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无液态的碘出现。(1)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 (2)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 (3)升华需要吸热; (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4)凝华需要放热; (有升温的作用) 二、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卫生球变小) (2)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会变细。 : (1)霜的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粒。) (2) 冬天,窗玻璃上结的冰花。(3)寒冷的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4)用久了的灯泡玻璃内壁会变黑。灯丝(钨丝)先升华为钨气体后再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1)夏天,不使长途运输的粮食、水果、蔬菜等由于高温而腐烂变质,通常在这些食品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2)人工降雨。(在云层中喷洒“干冰”促成降雨。) 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干冰升华小冰晶熔化水蒸气液化、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