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肥胖总的发生情况
1.我国各地人群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以北京最高,%、%。
超重率
增长速度
肥胖率
增长速度
1982年
%
%
%
%
%
%
1992年
%
%
1998年
2008年
%
%
2发展趋势
第一页,共57页。
第二页,共57页。
第三页,共57页。
第四页,共57页。
第五页,共57页。
一、肥胖概述
(一)肥胖的定义
1 肥胖是一个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的复杂疾病。
2 肥胖是一个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3 1997年WHO宣布肥胖是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六页,共57页。
(二)肥胖分类
1) 依照发病原因,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两种;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第七页,共57页。
向心型肥胖
外周型肥胖
第八页,共57页。
(三)肥胖的简易诊断标准:
1)体脂百分比法
人体总体重可分为脂肪重和去脂体重(瘦体重)
脂肪重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即为体脂百分比,放映了身体脂肪的含量。人类的健康需要合理的体脂百分比,脂肪比例过高即造成肥胖。
判定标准:少年儿童,男生超过20%,女生超过25%;成人,男性超过20%,女性超过30%;即可判定为肥胖。
测量方法
1、水下称重法 2、生物电阻抗法 3、皮褶指数
第九页,共57页。
二、肥胖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肥胖是指机体脂肪过多,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严格说起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十页,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