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5
文档名称: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18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

上传人:3346389411 2014/9/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供各专业全套毕业设计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
二○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i
1总论 1
1
1
1
2
3
2区域分类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7
7
3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7
7
8
8
9
9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4
4区域名录 14
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7
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35
徐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42
常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55
苏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61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77
连云港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88
淮安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00
盐城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11
扬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28
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43
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52
宿迁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160
前言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9年,在环保部指导下,我省开始探索生态空间管制,编制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在全省划分了12类569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运用到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工作中,形成了生态空间、环境影响、排污总量“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新模式,初步构建生态空间管控格局,对于控制开发强度,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划定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人多地少,经济总量大,开发强度高,环境容量小的特殊省情决定了必须进一步优化人口、土地、产业、环境等要素配置,用创新的思路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今年7月,罗志军书记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既要把发展搞上去,又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关键是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全省生态红线面积不低于20%,形成刚性约束。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去年以来,在原《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基础上,全面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按照“保护为主、应保尽保,科学评估、合理布局,分级管控、强化措施”的思路和原则,全省共划定十五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太湖重要保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其中,,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为
%;。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实施生态空间保护和管控的细化,也是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对于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的破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要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