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生态建筑的调研报告范本.doc

格式:doc   大小:2,91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生态建筑的调研报告范本.doc

上传人:hnet653 2021/12/4 文件大小:2.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生态建筑的调研报告范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2 / 11
生态建筑调研报告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老子》“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思想都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这种追求反朴归真、让生活同生命相和谐的方式,实质上反映了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
所谓生态建筑,简而言之就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而产生的建筑。它是新世纪最具有前途、最具有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与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现向自然索取与汇报之间的平衡。它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关于生态建筑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有人将生态建筑等同于绿色建筑或节能建筑等等,但是我认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前者比后两者意义更加广泛。因此比较合适的隶属关系应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应用给予生态建筑以下的诠释。生态建筑= (绿色+ 健康) 建筑。以上等式,才能够真正反映出生态建筑对自然和人的双重关怀,体现建筑、人、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的发展,体现出人对环境的友善。对生态建筑的认识还必须消除两个误区:其一、传统建筑是生态建筑,其二,现代建筑不是生态建筑。另外“, 生态”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与时间、地点、条件密切相关。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亦即“4R”建筑,即减少(Reduce) 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Reproducible) 能源和材料;利用回收(Recycle) 材料和排水,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使用(Renew)旧材料。健康建筑指的是具有满足人们居住或生产等活动要求的适宜的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建筑物。
生态建筑这种建筑将古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应用技术相结合,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把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和未来居住者的种种考虑和要求结合起来,房屋建筑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减少污染,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注意使用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等。
生态建筑就是着眼于对综合环境和气候因素的治理和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高品质空间、高舒适度和完美的形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师在建筑的形式、朝向和开口等方面进行优化处理。注重对热惰性力量和被动式太阳能的开发, 对太阳能的有效应用,使其向热能和电能转化,积极应用有利于建筑运作的智能系统,同时,更要着重强调对自然循环中再生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等)的应用。在景观与环境的关系方面,要特别注重人造物与自然之间的新结合,在建筑物与环境之间努力建立起一种恒久的对话关系,将环境因素变为有自身权利的主体。创造出一种与树木、气候、地形并存的建筑,而不是模仿现有的自然形态或者与自然完全割裂的建筑。努力使建筑成为环境中的
WORD
2 / 11
“另一个”环境。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节约建筑能耗,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 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 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 水的循环利用, 新型建筑材料的选用,垃圾分类、处理以与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由此可以看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 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在我们的生态科教楼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达到目的:
1、空间组合
在科教楼的空间组合上,我们可以选用廊式、外廊式、中间核心筒式、带院式、以中庭为核心的科教楼等方式。不同的空间类型有着不同的体型和组合,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耗能方式和耗能程度。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当地的地域特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策略,营造合理的办公环境。如我们的科教楼是在以保温为主的北方地区,科教楼应采用紧凑的组合、规整的平面较为适宜,这样建筑热损失面积小,同时还要考虑日照充足、通风好。可直接节约能源。
2、提高外围护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科教楼的外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在具体工程中,无论选用哪种外墙,根据建筑节能的标准要求,墙体必须要做保温和隔热,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选用导热系数小、强度高的建筑材料,如各种新型的保温砖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作为围护结构的墙体材料;
②优化建筑表皮的构造设计,即采用强度高的承重材料和导热系数小的轻质保温材料进行复合。
在一般的办公建筑设计中,我们常选用后一种保温方法。目前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