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换药室工作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换药室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12/5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换药室工作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换药室工作制度
1、换药室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2、工作人员进入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操作先后戴口罩、
洗手。
3、严格区别无菌区与污染区,无菌物品、清洁物品与
污染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界限清晰,不得混放。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先换无菌伤口,后换
感染伤口,特殊感染者不得在换药室换药。
5、各种无菌敷料、纱布、棉球由容器内取出后不得再
放回原处。污染敷料须放放入桶内,不得随意乱扔,污物
桶应每日清理,每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6、每次换药完毕,整顿用物,放置在固定位置。
7、使用后换药碗、弯盘、镊子,应先消毒液浸泡,后
清洗再高压消毒,无菌瓶、敷料罐每周高压消毒一次,器械
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
8、经浸泡使用锐利器械应严格计时,浸泡30分钟以上方可使用。未使用完各种敷料、油纱条、敷料桶、棉球罐过期后应重新高压灭菌。
检查工作制度
1.检查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规定笔迹清晰,目明确。急诊检查单上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规定,应重新采集。对不能及时检查
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查,普通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查标本随时做完随
时发出报告。
3.要认真核对检查成果,填写检查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查成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积极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以外阳性成果应
积极报告。院外检查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存24小时,普通标本和用品应及时消毒。被污染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保证检查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敏捷度。定期抽查检查质量。
6.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查质量。
7.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检查项目和技术革新。

8.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期检查。
放射科工作制度
,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拟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测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物陪伴检查,对不适当搬动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进修或实****医师写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对医疗、教学、科研均有重要作用。所有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1、各项放射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临床各科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拟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测湿片合格后方嘱病员离开。
3、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放射科医师应积极积极配合临床进行放射检查,对的填写检查报告,严格核对,精确发出。
4、所有放射照片应由放射科登记、编号、归档、统一保管,如需借出,应办借出手续,以保证归还。
5、实行定期读片制,经常研究放射诊断与摄片技术,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严防差错事故。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修。
8、妥善维护放射科器械,注意电离辐射,减少放射污染,节约成本,尽量及时出片。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一)需做检查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
(二)危重病员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伴或到床旁检查,浮现阳性成果应当重复核查,病变图象应拍照记录,疑难病例应会同关于医师检诊。
(三)超声波室诊断报告由医师或技师书写并签名,必要时须经上级医师审签。
(四)超声图像照片一律由超声诊室统一保管。临床科借用办理借用手续。
(五)住院病员超声检查浮现阳性成果或可疑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获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六)对各种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
(七)检查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禁止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