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诲扶贫工作实行办法
1、在市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校委会领导下,全面贯彻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方针、政策。
2、加强学习、切实掌握各项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目的任务、对象界定、救济原则、工作程序、申请办法、工作责任等。
3、搞好家庭经济困难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和征询等工作。
4、收集和掌握学校贫困生关于信息,建立好文献档案、贫困生档案、受助学生档案。
5、资助资金拨付到校后,设立固定公示牌,每发放一笔资金都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及时将资金发给享有对象。
6、对资助项目和受助学生状况登记汇总,并建立有关原始档案和电子档案。
7、建立永久性救济台账,做到收入和支出分明。
8、完毕市资助中心和校委会交办其她工作。
9、负责学校资助对象资助管理各类报表,准时向上级报告各类资助工作开展状况,定期向学校领导报告资助状况。
10、负责做好资助经费安全管理工作,防止资金使用中风险发生。
鲍沟镇腾云石庙但愿小学
教诲扶贫工作流程图
家庭经济困难教诲扶贫学生资助公示制度
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提高资助工作透明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以学校校长为组长、会计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全面参加领导小组。
二、通过设立公示栏、校园网、微信群等各种形式向社会发布资助认定状况,公示内容涉及上级资助有关政策文献、资助条件、操作程序、评比成果及举报受理方式。
 三、将认定出资助对象在公示栏等醒目地方公示一周以上,一周内如师生、家长及其她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状况属实,应做出调节;一周后无异议,方可上报。
 四、对在操作过程中违规负责人,依照关于政策、规定、制度视情节予以相应解决;对不符合条件资助对象,一经发现则取消其被资助资格,对弄虚作假资助对象取消其资助资格,并进行批评教诲。
教诲扶贫管理工作举报投诉制度
为使学校资助管理工作规范及顺利实行,切实把国家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增强管理工作职责,使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得到贯彻而有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广泛运用各种媒介、采用各种形式,切实把这项国家惠民政策宣传到位,使之家喻户晓、进一步人心。
、认定工作,规范评审程序。对学生认定应按政策规定严格把关,按实际下达名额执行。建立和完善受助学生有关资料,将学生申请表、户籍证明材料、受理成果、公示状况、助学金发放及变动状况等关于凭证和工作状况记录在案,建档备查。
、及时,做到无虚报、错报、重报、漏报行为发生。
,实行动态管理。
、园(含民办)及班级要及时向学校报送学生异动状况,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管理应依照学生异动状况及时调节国家资助项目核发。
,对公示中浮现问题,记录在案,及时解决。
,做到无代领,无实物或服务形式抵顶或扣减行为,无二次分派、无强制消费或抵减其她费用等行为。
,做到不漏报。对未申报资助建卡贫困户子女,各班要尽到告知义务。对积极放弃,要妥善保存其放弃受助资格纸质承诺书。
、公正,“阳光”进行,对经学校资助审核认定享有国家助学金学生要予以公示,学校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办公室: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教诲扶贫工作入户摸底、走访制度
一、不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做到巷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状况早发现、早报告、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二、建立工作日记制度。工作日记由各校、园(含民办)指定专人负责。
三、建立全面排查体系,各各校、园(含民办)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排查,集中排查梳理矛盾纠纷工作。
四、按照规定切实加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走访,清晰掌握片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变化状况。
教诲扶贫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大教诲执法力度,推动依法治校,使学校教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以法律为依托,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