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误区的反思
随着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对课堂教学在高层 次的追求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 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及其 后面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与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的提高。因此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得与失以及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经验
1、 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 和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 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 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不等式》中例题:已 知a>b>0, m>0,求证:的教学设计注重实际背景《糖水的浓度问题》:已 知a克糖水中含b克糖,现加入m克糖,显然糖水变甜了;也注重实际应 用的充分体现:教室的采光问题等等。
2、 改善了学生的学。通过学习新课标, 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 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 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 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
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和能力。如新授课多采用 “目标一自学一练习一议论一总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为主,教师为 辅的“自主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 存在问题
1、 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 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
2、 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有少 数学生能积极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 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大部分学生 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三、 教学思考
1、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概念,不能把握准概念, 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的第一误区。
(一) 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 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 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 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 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二) 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 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 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圆锥曲线》的定义教学。
2、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我会特别注意引 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 误区。
(一) “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 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 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二) 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
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 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
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