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12/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的:
,理解关于清明知识。
,训练诗歌鉴赏办法。

二、教学过程:
(一)默写关于清明诗歌: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你在清明节参加过哪些活动?
祭祖、扫墓、踏青、春游
通过阅读你理解到清明节尚有哪些活动呢?
  荡秋千 蹴鞠 植树插柳 放风筝
(三)简介清明节来历:
春秋……晋献公妃子骊姬……奚齐……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申生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介子推。……割自己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重耳——晋文公。
  晋文公忘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下令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大柳树已经死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四)关于清明诗文你读过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1.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精要赏析]
[问题检测](1)后人评论该诗时,以为第二句
“独”字有很重要作用,你看法是如何,加以评述。
(2)该诗最后一句颇为精妙,请你谈谈它妙处。
[参照答案](1)“独”交代了自己处境,从而写出了孤单寂寞而思乡念家思想感情;是上句“空”延伸,又是下句“想”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穿针引线作用。
(2)末句以景作结,景中见情,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怀念、思归之情,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含蓄蕴藉。首句写身边事、眼前景,末句遥想寒食故园景色,首尾呼应,自然圆合。
2. 寒 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精要赏析]
[问题检测]
古人评价此诗说:“此时看似只注重寒食景象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但诗人情感已蕴于其中。”结合全诗,谈谈你理解。
[参照答案]
全诗初看,确是注重寒食景象描写,但民间、宫中寒食之景对比,也写出权臣特权,暗含讽刺,表达出作者对唐王朝后期宦臣当权政治弊端不满。
3.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她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精要赏析]
[问题检测]
(1)说说孟诗开头一句写景作用。 (2)从抒情方式和诗内容两个角度比较两诗不同。
[参照答案]
(1)以乐景写哀情。为后句写自己远在她乡,在孤单贫寒中过寒食节作反衬。
(2)抒情方式上说,孟诗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是直抒胸臆,韩诗中寓情于景,寄情于事,含蓄委婉。
从内容上说,孟诗体现是自己在她乡贫寒生活;韩诗描绘则是上层社会达官显贵在寒食这一天生活情景,其内涵就较为丰富。
(五)自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