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风建设工作心得体会
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要构成良好的班风, 就离不开教育,我利用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通过讨论、 个别谈话等不同的情势,联系身旁的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教育,使学生分清是非、明白事理、逐步成熟。
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还要能够捉住机会, 如在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中,指点学生了解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 通过对照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环境的优越,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努力学习。在为井冈山得病学生捐款的活动中,针对个别学生的不正确的心态,
我教育学生不要做冷漠的人, 使学生晓得”冷漠是 1 种罪行”,进而对如何做人有了具体的认识。
特别是下半学期搬迁到国际部后, 更是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个人自由和学校纪律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个人习惯和他人习惯之间的关系,使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适应集体生活,使学习、生活尽快走上正轨。
1、身教重于言传:
班主任的 1 言 1 行都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班主任的威
望来自于他的人格的气力。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
自己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所谓“身教”,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本身高尚的道
德素养影响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 造就学生良好的道
德品质。
“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 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 由于他们
仍处于“偶像崇拜”期,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成心无意地进行模
仿。如果教师道德修养欠佳,则将使学生因失望而堕入道德迷惘,或
使学生因盲目效仿而趋于道德腐化。 反之,如果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
品质,则将使学生在敬佩中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修养。
不计其数的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构成全部社会公德不可忽视
的 1 部份,学生正是在学校里构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以后再走向社会的,因此,全社会的人,其道德品质的构成,都深深地留着教师的烙印,遭到过教师的直接影响。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所以,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 1 种无声的强大教育气力。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情感的气力。
2、要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是教好学生的条件条件。 班级管理工作的 1 个重要原则就是公正,所有的学生都是同等的。而不管成绩高低,表现好坏。
教育学生的条件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条件是尊重学生。要把每个学生都教好, 教师要有包容 1 切的同情心和博大的胸怀。 每一个学生都是 1 个独立完全的人,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教师的 1 言 1 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时教师的 1 句话乃至 1 个鼓励的、信任的眼神可以唤起 1 个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和希望。反之,教师的恶言恶语、 1 个讨厌的眼神,可能会使学生走上歧途。
3、培养良好班风:
良好班风的构成有赖于班级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良机是集体活动。
在语文周、艺术节、科技节、合唱节等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