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醉花阴》学案优.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醉花阴》学案优.doc

上传人:春光明媚 2021/12/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醉花阴》学案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醉花阴》学案--优
《醉花阴》学案--优
第2页 / 总合24页
《醉花阴》学案--优
《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子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幽香盈袖。莫道不用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恋恋不舍;李清照独居青州回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孤独无聊之感。 二.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衬着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境界悲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天,点出愁的长远。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衬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子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子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想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心里感觉到孤单悲凉。 4.重阳节对这类“凉”意,起到了如何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妇登高求福的好日子,恰恰丈夫游乐不归,以佳节聚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心里悲凉,情形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由。 5.下片写赏菊喝酒,并抒发感觉,中间作者自己的形象在内,谈谈词中作者是如何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由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原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质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这样,“酒”字以前,原来有“菊花”二字,因先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幽香”,这里的“幽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余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7.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绘思妇因想念而面貌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想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创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课前导学】1填空: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初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傲。先期词多写 生活,词风 ,后期词多 ,沉哀凄凉,有时也表露对中原的。形式上善用 手法,自辟门路,语言清丽,论词重申 ,崇尚 ,提出“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代辑有《 》。(易安 宋 金石书画 安闲 清丽委婉 叹凄惨出身 白描 格律 典雅情致 “词别是一家” 《漱玉词》。)3
《醉花阴》学案--优
《醉花阴》学案--优
第2页 / 总合24页
《醉花阴》学案--优
2019-05-18
《醉花阴》学案--优
《醉花阴》学案--优
第4页 / 总合24页
《醉花阴》学案--优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子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幽香盈袖。莫道不用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恋恋不舍;李清照独居青州回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孤独无聊之感。 二.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衬着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境界悲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天,点出愁的长远。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衬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子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子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想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心里感觉到孤单悲凉。 4.重阳节对这类“凉”意,起到了如何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妇登高求福的好日子,恰恰丈夫游乐不归,以佳节聚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心里悲凉,情形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由。 5.下片写赏菊喝酒,并抒发感觉,中间作者自己的形象在内,谈谈词中作者是如何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由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