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什么是自动档汽车自动档汽车是指采用自动波( 自动变速器) 的汽车, 它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 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汽车自动波常见的有三种型式, 分别是液力自动波(简称 AT ) 、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 CVT) 、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 AMT ) 。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 AT , AT 几乎成为自动波的代名词, 因此着重介绍 AT 是极有必要的。一、液力自动波(简称 AT ) 结构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 AT )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 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 AT 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 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 AT 最具特点的部件, 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 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原理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 它们就好似相对放置的两台风扇, 一台风扇吹出的风力会带动另一台风扇的叶片旋转, 风力成了动能传递的媒介, 如果用液体代替空气成为传递动能的媒介, 泵轮就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 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 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 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辅助机构自动换档不能满足行驶上的多种需要, 例如停泊、后退等, 所以还设有干预装置即手动拨杆, 标志 P( 停泊)、 R( 后档)、 N(空档)、 D( 前进), 另在前进档中还设有"2" 和"1" 的附加档位, 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于将其变速区域分成若干个变速比区段, 只有在规定的变速区段内才是无级的, 因此 AT 实际上是一种介于有级和无级之间的自动变速器。优点 AT 不用离合器换档, 档位少变化大, 连接平稳, 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 没有手动波灵敏, 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 二是费油不经济, 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 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 三是机构复杂, 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 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 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 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 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 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二、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 CVT) CVT 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肘,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 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 CVT 是真正无级化了, 它的优点是重量轻, 体积小, 零件少,与 AT 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油耗较低。但 CVT 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 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 只能限用于在 1 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 4% 以下。三、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 AMT ) AMT 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档的自动化。因此 AMT 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由于 AMT 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 容易被生产厂接受。 AMT 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 AMT 的性能与运行质量。据悉我国今后的汽车自动波国产化将重点发展 AMT 。汽车自动档不同设计的异同目前, 开自动档的汽车成为了一种时髦, 奥迪A6 、上海帕萨特、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别克、一汽大众捷达、神龙富康等国产车也都采用了自动变速箱配置。由于这些自动档的车在操作形式上的设计不同,而使一些人认为自动档的车是开起来容易熟悉起来难。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了解各种不同设计的异同点, 就可以迅速熟悉各种自动变速箱车的操作了。自动变速箱的操作形式设计较手动变速箱略繁杂一些,其目的在于追求不同的驾驶风格。直导轨式:直导轨式自动档操作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自动档设计,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操作起来的动作只需推拉, 所以较省力省时。缺点是驾车时的操作乐趣差,档位手感不够清晰。阶梯导轨式: 阶梯导轨式操作较直导轨式略复杂, 手臂和手腕除了要运用前后的推拉力外,还需要像手动档操作一样运用左右的拨动力来完成选档动作。其优点在于驾车时能体会到较多的驾驶操作乐趣, 而且选择档位时手感比较清楚, 即使没有仪表板档位显示也较少有操作失误, 因此阶梯导轨式也是目前较流行的。阶梯导轨式的缺点是操作相对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