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人教部编版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 同步练习D卷.doc

格式:doc   大小:1,52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部编版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 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tuankuiniu 2021/12/7 文件大小:1.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 同步练习D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 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27分) (共7题;共26分)
1. () (2020·黑龙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锐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 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叱咤 ________     憧憬 ________
(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2分) (2020·岐山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熄灭          烦燥             妇孺皆知             千均重负    
B . 盘桓          蒙昧             形消骨立             不屑置辨    
C . 诘责          佃农             阳奉阴违             断章取义    
D . 亵渎          旁鹜             荡然无存             附庸风雅    
3. (2分)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B . 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 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C . 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啦。
D . 聪明的莱芜人因地制宜 , 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莱芜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4. (2分)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5. (2分)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                   , 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 . 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 . 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 . 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D . 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6. (2分) 下面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主任,今天我们一起莅临橡胶厂,好不好?    
B . 她出生在上海,家父也是上海文艺界的名流。    
C . 我的令爱才五岁,今年还不能上小学。    
D . 先生真是有福啊,请问先生贵庚?    
7. () (2016·陕西模拟) 请你参加以“重温重阳,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活动一:节日溯源】重阳习俗由来已久。请将下面的内容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2) 【活动二:重阳习俗】下面是同学们拟写的三幅对联,请选择一幅作为重阳节对联,并说明理由。
A: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B:观菊来瑞鹤,绕膝戏玄孙。
C:天上则琼楼玉宇,人间亦贝阙珠宫。
(3) 【活动三:社会视点】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请根据下面两幅图,指出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4) 【活动四:父母亲情】因为中考压力,生活中小明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向父母发脾气,作为他的好友,你将怎样劝说他?
二、 阅读理解(33分) (共2题;共33分)
8. ()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