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北京的春节二上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的春节二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的春节二上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安塞县第一小学鲁荣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惯,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重点语段的课件、图片、歌曲《恭喜》 2、学生准备:收集各地有关春节的****俗一、创设情境,复****导入(课前听音乐,营造氛围) 1 、导语:“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寒假里我们刚刚过完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我想春节的场面大家还历历在目吧,老师找了一首 50 多年前北京街头流行的童谣,孩子们都爱念,它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 、回忆上节课读书的情况,谁能说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作者对哪些日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生:我印象深的有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教师继续谈话:对。作者详细的写出了这几天包含的春节的****俗。这长达四十多天的春节被作者称为美好快乐的日子,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地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感受老舍先生对这些日子的描写。二、指导自学课文 1 、明确学****任务。每组为一队,选择一个日子,读读课文,弄明白作者写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感受。 2、小组交流自学。三、汇报学****成果(一) 腊八队 1、教师谈话:哪位同学首当其冲,选择一个日子来介绍。 2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腊八这一天。课文主要讲了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这两样****俗。 4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呢?能读一读你们喜欢的句子吗? 5、生:好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6、(教师出示腊八粥的图片)结合图片谈体会(腊八粥里的品种很多, 多得好像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的特点。”)看来我们的作者还挺幽默的哦! 7、课外你还搜集了关于腊八粥的哪些资料,交流交流。如:腊八粥起源于北宋年间。最早的发源地是河南开封,当时称为汴梁。一些寺院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会熬一种“七宝五味粥”赠给百姓。这种七宝五味粥被公认为是腊八粥的起源。又如:腊八粥谐音腊八祝。在民间有祝福农业生产的意味。 8 、师:你们查找的资料让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看来,大家都品出了腊八粥中美好快乐的滋味。对于腊八蒜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 9、生:“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那我们怎么读出腊八蒜的味道呢? 10、生:我认为应该突出色如翡翠、色味双美。因为腊八蒜的颜色像翡翠。翡翠都是碧绿碧绿的,晶莹透亮。(看腊八蒜图片) 11、师:作者用了这样的两个词儿就把腊八蒜的味道写出来了, 语言可真精炼。谁能带我们领略其他日子里的春节文化? (二) 除夕队 1、作者是如何描述老北京过春节的? (做年菜,贴对联、年画,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亮灯守岁等****俗) 这样的除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相机板书:热闹) 2、作者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