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医院里的故事.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里的故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里的故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标题] 医院里的故事[ 案例描述] 有一段时间班里生病的幼儿非常多,孩子在医院里打针的时候, 能碰到自己的好朋友,回到幼儿园他们也经常聊在医院打针的事情。于是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人什么时候会去医院? ”“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 ”等。幼儿谈论非常积极、激烈, 这时孩子们提出想玩“医院”游戏, 于是我班的“医院”游戏开展了。区域活动刚开始, 医院里的摆设、医生的白大褂和白帽子吸引着幼儿, 为了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我还在医院里投放了各式各样的玩具,自制的听诊器、打针器、血压表、盐水瓶、药瓶, 还分了部门, 有挂号、门诊、注射室、住院部。经过精心的准备, 医院终于开张了。由于初次玩, 幼儿特别新奇, 来的人很多, 医院一下子门庭若市, 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 很多孩子都争着来“看病”, 医生忙的不亦乐乎。可好景不长,过了几分钟,我就发觉特别混乱,幼儿们也没有部分区分, 不知道看病的流程, 没有人去事先排队挂号, 很多幼儿都拥挤在打针室, 不管医生、还是病人, 都在拿着针筒给不同的病人打针, 他们的兴趣点在于打针上了。只有门诊医生单单的坐在那里等待着“病人”来看病。十几分钟过去了, 医院马上就冷清下来, 幼儿的新鲜劲已经过了, 都各自到别的区域活动去了, 再也没有人来“看病”, 医院里医生也按捺不住,都想到别的区域去玩。[ 反思和分析] 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医院”是在幼儿对它产生兴趣的条件下生成的,幼儿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医生特别感兴趣, 在角色游戏里也乐于模仿医生,为幼儿的表达与表现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游戏前,教师虽然为幼儿游戏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材料,对“医院”进行分部门游戏, 但是为了能够使环境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光停留在材料的提供上, 还需要给幼儿给予适当的引导, 并且充分的利用材料, 对环境材料进行合理的组织。但是教师在材料提供的过程中并未给幼儿做相应的介绍,介绍游戏的玩法, 所以在活动中幼儿其实还不会玩, 不懂得如何玩。同时在创设环境时, 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以方便幼儿活动为出发点, 与幼儿共同设计、安排活动区域, 使活动区域更科学化、系统化、生活化。比如, 桌椅该如何摆放?怎样摆放能够把医院构成不同的部门, 同时怎样的选择材料?投放多少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过多的材料只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提供区域活动材料上,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孩子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每位幼儿的发展特点,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确定区域活动的内容, 提供适宜的材料。在游戏前教并未对各种游戏材料进行介绍, 所有的玩具只是摆设, 象听诊器,“门诊医生”并不懂得如何给“病人”看病。对于幼儿来说, 虽然“医院”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教师应该通过游戏, 把这个生活经验提炼出来, 然后升华, 再运用到游戏中。在这里, 幼儿根本不懂得如何看病,也不知道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游戏,所以到后来很混乱,对活动内容幼儿只停留在生活经验基础上。新纲要中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保证幼儿的主动学****教师应当为幼儿的游戏和学****提供丰富多彩的, 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材料, 以保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进行选择、探索、组合和改造。 1 、教师以自身为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