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科技知识模块.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技知识模块.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技知识模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技知识模块一、. 科学史部门 1. 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基因理论和系统理论。 2. 现代五大基本模型: 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遗传物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3. 三大基本技术:物质变化技术、能量转换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组成。 4.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两项技术:制陶技术、编织技术。 5. 人类进入文时代的标志:铁器的使用与象形文字的出现。 6. 两河流域: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一带。 7. 扁鹊、华佗被尊为医胜、医宗 8. 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9.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 10.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炼丹 11 丝绸之路是形成于汉代以后 12. 达尔文:进化论,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二、现代高新技术 1. 信息技术:信息基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2. 电子计算机技术: 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该机于 1946 年 2 月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体重 30 吨,运算速度 5000 次加法/ 秒,占地 170M2 ,共计 18800 只电子管和 1500 个继电器,耗电 150KW 价值 40 万美元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问世,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电子管。内存采用延迟线或磁芯,外存为纸带、卡片或磁带,工作速度几千~ 几万次/秒, 软件采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 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代表机型 ENIAC ;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的出现,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晶体管, 内存为磁芯, 外存是磁带或磁盘, 工作速度几十万次/秒, 软件用高级语言编写,应用于科学计算及工业控制,代表机型 IBM700 系列; 第三代( 1965-1971 )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出现,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内存为磁芯和半导体存储器,外存是磁带或磁盘,工作速度几十万~几千万次/秒,软件用高级语言编写,应用于计算、管理及控制,代表机型 IBM System/360 ; 第四代( 1971 年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出现。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为半导体存储器,外存为磁盘或光盘, 工作速度几百万~上亿次/秒,出现了操作系统,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在网络、多媒体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 1956 年开始研制计算机? 1958 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1964 年研制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1971 年研制出集成电路计算机? 1985 年研制出第一台 IBM PC 兼容微型机? 2001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款通用 CPU —“龙芯”芯片? 2002 年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设计、制造计算机的国?家之一。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有: 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过程控制、 CAD/CAM/CIMS 、虚拟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是一台能存储程序和数据,并能自动执行程序的机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主要构成: CPU 、显示器、显示卡、主机箱、主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