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煎药室工作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煎药室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1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煎药室工作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煎药室工作制度
煎药室必需有中药师(士)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中药煎药和管理工作。
煎药人员领取中药剂时,应查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
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按要求浸泡后,依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通常口服100-150ml)要符合要求,外用可达500ml。
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预防药汁煎干,确保药液质量。药材必需煎煮二遍,按药材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实施。药渣应保留二十四小时,以备必需时查对。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煎煮,要按医嘱实施,确保煎药质量。
打印煎药卡或标识从领药时起,必需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全部有操作人员在署名。
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煎好内服药和外用药必需标识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严格根据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煎药器具应保持清洁,停止煎药时,请先关掉电源开关,然后拔下电源插头和联机插头,随即清洗擦干备用。做到用后必需清洗洁净备用和做好养护工作并有使用标识。
严格根据使用说明书计算公式计算加水量,复核确定加水量是否适合。
10.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查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11.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方法,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 因病情需要急煎中药,煎药室必需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煮.
13.其它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和煎药工作无关活动。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确保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确保中医临床疗效关键步骤。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订本规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中药煎药室面积应依据药量和煎药设备大小合理配置.
2.中药煎药室应宽大、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平整、洁净、无污染,室内有排烟、排气、消防设施。
  3.煎药工作台面平整、清洁。
  4.贮药容器应密封,做到防尘、防霉、防污染。
  5.用过盛药器具应立即洗刷洁净,严格消毒后再盛药。
  6.室内应备有量杯、过滤器、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二、煎药操作规程
  要严格按医嘱和本操作规程煎药。煎药容器以砂锅、瓦罐、搪瓷器皿为宜,或用不锈钢锅,禁用铁器。在煎煮过程中,做到各个步骤正确无误,预防差错。
  (一)通常药品煎熬法
  1.入煎前除粉剂等不宜清洗药品外,应先清洗洁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
  煎药用水,以通常常见清洗水即可。用水量通常以浸过药面2-3厘米。如遇花、草类药品或煎熬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
  2.煎熬时间,应依据药剂性能确定。解表药、清热类、芳香类药品不宜久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通常药煎30分钟。滋补药品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分钟至一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剂第二煎时间略缩短。每剂药通常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3.煎药量:儿童服用通常煎至50-150毫升,***服用通常煎至200-300毫升。
  (二)特殊药品煎熬法:
  凡注明有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