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血液制剂使用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制剂使用规范.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制剂使用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液制剂使用规范
血液制剂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任何诊疗物质,包含全血、血液成份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现在,血液是一个稀缺资源,血液制剂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含有传输疾病风险,不妥输注血液制剂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针对现在血液制剂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提出以下血液制剂临床应用基础标准。
一、血液制剂使用标准
(一)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剂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换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输注血液制剂,如诊疗或预防血液成份降低或丢失,应尽可能选择血液制剂替换物。
(二)血液制剂选择
依据患者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剂种类。选择血液制剂时,要保障起源正当性。安全血液制剂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采、供血机构。商业起源血液制剂传输疾病风险最高。
(三)避免输注血液制剂不良反应
在输注血液制剂时,要亲密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二、血液制剂管理制度
(一)药事管理和药品诊疗学委员会应该加强血液制剂临床应用管理,并促进、指导、监督血液制剂临床合理使用。
(二)将血液制剂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和药品诊疗专业委员会要推行职责,开展合理应用血液制剂培训和教育,定时进行监督检验,对不合理使用血液制剂情况提出纠正和改善意见。
(四)全血及血液成份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应该设置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责任人组成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所使用全血及血液成份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供给(医疗机构开展患者自体储血、自体输血除外)。输注前经过输血相容性检测,确定和受血者相容。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必需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措施(试行)》相关要求。

制订包含全血及血液成份库存管理(包含用血计划、入库、复核、保留等)、患者用血需求评定、输血诊疗通知程序、输血前试验室检验、输血申请(包含血液成份选择,填写申请,血样采集,输血科接收并审核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全血及血液成份发放、临床输注管理(包含查对、输注、监测等)、输血不良反应监测、评定及处理、输血诊疗效果评定等临床用血各阶段操作程序。

输血相关医技人员应掌握成熟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含成份输血和自体输血和其它血液替换品或相关药品等。临床输血相关医护人员要具体查对患者和血液制剂相关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1)依据本医疗机构特点,制订不一样等级临床医师申请用血量权限。
(2)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含)临床医师负责签发输血申请单。
(3)一次临床用血、备血量超出 毫升时,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用血科室主任和输血科(血库)会诊医师署名后报医务处(科)同意。
(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能够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全血及血液成份,并严格统计救治过程。
(五)血浆源医药产品管理要求。
1. 起源管理
(1)为确保我院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凡在我院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其生产企业必需经过GMP认证,经营企业必需经过GSP认证。
(2)购进血浆源医药产品,必需严格根据国家食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