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文档名称:

中医学舌诊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061KB   页数:10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学舌诊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7 文件大小:2.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学舌诊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中医学舌诊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舌诊。
前 言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中医舌诊发展简史

中医舌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
一、周秦时期—舌诊的萌芽
(一)扁鹊———第一个记载舌诊的医家
言诊舌与诊脉并重;舌偏枯,但若舌能转
动、能言语,则预后良好。(王叔和《脉经》
之“扁鹊阴阳脉法”及“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二)《黄帝内经》———舌诊的基础
该书有关舌的内容众多,论述了有关舌的
解剖、生理、病理等,明确指出舌诊的临床意
义。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二、汉唐时代———舌诊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一)仲景《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舌诊的理论且加以发展充实提高,并具体运用舌诊作为辨证施治的工具。在用以审察病因、阐述病机、确定治则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均有论述。
(二)王叔和《脉经》虽以论脉为主,但亦不废舌,不仅保存了三国以前的许多舌诊文献,而且对热病的舌象观察较前人有所进步。
(三)葛洪《肘后方》亦论及舌,据舌用方。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重视辨舌以察诸病之源,论九候之要。提出舌肿、舌强、舌烂、舌不收、舌缩、弄舌、舌胀、舌出血、舌上生疮、重舌等内容。
(五)孙思邈《千金方》提出舌象变化属病在脏腑,为后世察舌辨脏腑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三、宋金元时期———舌诊理论的探讨与提高
(一)伤寒舌诊的整理研究:见于《类证活人书》(朱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成无己)等著作中。
(二)舌诊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见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妇科)《外科精要》(外科)、倪维德《元机启微》(眼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儒门事亲》、李东垣《脾胃论》、朱震亨《局方发挥》等(内科)。
(三)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奠定了舌诊学基础;发展辨舌用药法则;充实了判断预后的舌诊内容。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四、明清以后———舌诊的进一步发展
(一)丰富多彩的舌诊论著:如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张登《伤寒舌鉴》、王文选《舌鉴》、梁玉瑜《舌鉴辨证》、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徐灵胎《舌鉴总论》、傅耐寒《舌胎统志》、刘恒瑞《察舌辨症新法》、杨云峰《临证验舌法》、邱骏声《国医舌诊学》等。其它如《景岳全书》之“舌色辨”、《石室秘录》之“伤寒辨舌秘法”、《伤寒一书》之“伤寒舌苔辨”、《伤寒绪论》之“辨舌”、《医原》之“杂病舌苔辨证篇”及“温病辨舌心法”、《伤寒指掌》之“察舌辨证歌”等舌诊专篇。
(二)温病学派对舌诊的贡献:吴又可提出“温病察舌,伤寒辨脉”观点;叶天士将舌象作为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依据;吴鞠通则将其作为三焦辨证的依据之一。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五、新中国——舌诊的飞速发展
(一)文献整理及新著:重新出版了《敖氏伤寒金镜录》、《临证验舌法》、《察舌辨证新法》、《辨舌指南》等。新编者有《中医舌诊》(北京中医学院)、《舌诊研究》(陈泽霖等)、《中医舌苔图谱》(宋天彬)等。
(二)舌诊的现代化及客观化研究:如舌电位测定、“舌色仪”的应用、舌印的应用、舌活体显微镜观察、舌生理生化测定、舌血液流变学研究、舌病理切片及涂片检查之动物模型研究、人群普查等。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舌诊简史要点
1、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舌诊的记载;
2、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舌诊用于中医辨证施治;
3、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用以分析病机、确定方药、推测预后;
4、明清温病学家重视验舌,对温病辨证施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近代,舌诊在现代化、客观化研究方面更加深入,有了飞速的发展。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第一节 舌诊概说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一、 舌诊原理
(1) 脏腑联系:
心——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气血运行相关;舌为心窍,言为心声,心藏神,舌体运动与语言及心神相关;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味觉与心神相关。
脾——舌为脾之外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充养;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
肾——五脏六腑之精皆归于肾而藏之,而精气充养舌体。
肝、肺——肝藏血,肺主气,气血充养舌体。
当脏腑病变反映于舌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最近更新

2021年安徽淮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3页

中秋节演讲词材料5篇 6页

中班二月保育工作总结5篇例文 16页

通信设备零售品牌建设策略-洞察阐释 35页

业务员每月总结报告5篇 10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通用6篇) 13页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应用合同 3页

2020年海南省琼海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7页

【精品】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3篇 9页

2025年度保安人员离职手续合同范本 3页

【推荐】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模板锦集5篇 11页

【实用】财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集合10篇 24页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5篇】 7页

2025高校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8页

2025质检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篇 9页

2025的学校工作总结范文5篇 17页

2025有关食品安全的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5篇).. 20页

2025年度土地资源测量与评估合同 15页

2025年度壁纸出口贸易代理合同范本 16页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合同 3页

2025年收银员每月工作总结4篇 6页

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15页

2025年乡镇纪委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18页

2025小学值周工作总结范文3篇 8页

2025年度快递物流承运商服务合同范本 14页

2019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8页

2025《名人传》读书心得5篇 5页

改进措施抓养护加强管理保通畅 5页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补充协议书模板 14页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维护服务合同 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