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粮价“幕后之手”.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粮价“幕后之手”.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粮价“幕后之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粮价“幕后之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很多人看来, 粮食增产是件大好事。但今年中国粮食增产的消息,却并不让人轻松。 2015 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 4 亿吨, 同比增长 % 。奇怪的是, 一方面连年丰收, 粮仓满满, 另一方面却是进口量不断攀升, 屡创新高。 2015 年全年粮食进口量达到亿吨。按照进口粮占比计算,我国每 5 斤粮食里就有斤来自国外。中国大规模进口国外粮食的原因,并非国内供给不足; 与之相反,粮库里满满的都是国产粮食, 而能卖出去、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多是进口的粮食。“进口增多, 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 主要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介绍,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掉头向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明显。从年起,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导致国产粮入库,国外粮入市。针对国内外粮价倒挂的事实,今年 2月 27 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给出一个惊人的数字。他说, 针对最主要的稻谷、小麦、玉米几个粮食品种, 国产粮的市场价格大概总体上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 30%-50% 。数据显示, 2015 年上半年, 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超过国际市场的 50% , 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完税价每吨大体比国内低 100 0 元,导致粮棉油糖等进口不断增加。进口不断激增容易导致两个消极后果: 一是库存积压严重, 二是冲击了国内粮食市场, 使国内粮价大跌, 谷贱伤农。若任由发展, 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深受影响。一边是粮食连续增产, 一边是进口量不断攀升, 中国粮食产品缺乏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粮食定价权旁落,才是中国最为痛心的事实。谁有粮食定价权如果不是 2008 年全球粮食危机,异常低调的国际四大粮商可能还在继续毫无声息地扩张。但是现在, 随着四大粮商被公之于众, 它们在全球的产业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国际四大粮商是指美国 ADM 、邦吉( Bunge )、嘉吉( Cargill ) 和法国路易? 达孚( LouisDreyfus )四大跨国公司,根据英文名字首字母,人们将其简称为“ ABCD ”。四大粮商都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跨国粮商,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 80% 都垄断性地控制在这四大粮商手中,“只有他们可以定价。”这四大跨国粮商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这些国际巨头凭借资本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目前, 全球前 10 位的谷物出口国中, 四大粮商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有 9 个。它们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 在市场几乎每一个层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由于四大粮商在农产品领域都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 一旦在目的国站稳脚跟, 就利用资本优势迅速破坏该国原有的经营链条, 使该国原有的粮食体系变为依附于四大粮商的一个环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外资粮食企业到中国来, 对中国的粮食市场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外资一旦在中国的粮食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国内的粮食安全就会出现问题。四大粮商布局中国应该说,外资粮商与中国市场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 路易? 达孚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 并相当重视农产品期货买卖。从年开始,路易? 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 路易达孚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 其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嘉吉公司的对华贸易则始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后不久。目前,嘉吉与中国的年贸易额超过 50 亿美元。过去几年中,嘉吉是中国玉米最大的买家之一, 并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 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早期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四大粮商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设立工厂,而是以设立办事处的形式, 以贸易业务为主, 同时对中国市场进行多方位研究。”艾格农业总经理黄德均表示,四大粮商正式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大概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在四大粮商中, ADM 在中国的布局更为巧妙。上世纪 90 年代初, ADM 就与中粮共同做油脂业务, 包括发展“福临门”品牌食用油。在 1995 年, 就在中国大连建立了独资子公司, 随后在广州和成都等地拥有了其他业务的工厂。从 2000 年开始, ADM 开始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 并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全面布局。 ADM 还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 30% 的股份。一位国内粮食企业高管研究认为, 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外国内大豆为前提的。 AMD 收购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