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传染病-百日咳.ppt

格式:ppt   大小:1,049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百日咳.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8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百日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典型症状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阵发性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类增高。病程数周,常合并肺炎和脑病。一次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
病原学
病原体是鲍特菌属的百日咳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和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大小为~×~μm2,光滑型菌株有荚膜和菌毛,但无鞭毛无芽胞。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金培养基
病原学
(一)分相 根据菌落形态、毒力、抗原性的强弱、侵袭力的不同分为四相。
Ⅰ相:菌落光滑、能溶血、有荚膜、毒力强、抗原性强。适于制备百日咳全细胞菌苗。
Ⅱ相:为过渡型。
Ⅲ相:为过渡型。
Ⅳ相:菌落大而粗糙、无荚膜、无毒力、无抗原性、无致病力。
病原学
(二)抗原和物质
1.外膜蛋白:凝集抗原、丝状血凝素、百日咳杆菌粘附素。
2.细胞壁蛋白:组织***过敏因子、淋巴细胞促进因子、胰岛素致活蛋白等。
3.其他毒性物质:气管细胞***、表皮坏死因子、内***、不耐热***、外***、腺苷酸环化酶***等。
病原学
(三)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30min或干燥数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为病人(包括非典型病人和轻型病人)。传染期主要是发病开始的第1~3周,尤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亦可发病。病后可获较持久免疫(不是终身免疫)。但儿童经菌苗接种若超过12年,其发病率仍可达50%以上。
流行病学
(四)流行特征 世界流行,多见于温、寒带。一般散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             发病机制
 
飞沫
百日咳杆菌 鼻咽喉 呼吸道粘膜
气溶胶  内*** 血 毒血症 发热  
脑 肺 支气管粘膜
   脑病 肺炎 粘膜发炎
影响纤毛运动 
脑组织缺血、
缺氧、水肿 粘痰堆积刺激中枢
 
颅内压增高 血液回流受阻 痉挛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