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选择安逸生活, 还是奋斗, 还是坚持? 你属哪座城? 你的青春要在哪里度过? 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重拾生活,逃离北上广需要的不是悲情,而是深思熟虑的放弃。梦想, 是今日中国城市最不缺的东西, 不能拿自己的梦想和城市讨价还价。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千万个梦想和同一个梦中情人——大都市。什么样的大都市能满足他们?光提名字就闪闪发光,聚集着权力、名声、财富、美貌和才华的传奇,体量巨大,建筑摩登,交通发达,商业创新, 物质繁荣, 娱乐丰富, 高人辈出, 有着国际化面貌、全国最好的资源和最多的机遇。他们心目中的大都市,通常被称为一线城市。人人都想成为一线城市体面的一分子,在城中扎下根来,获得幸福、尊严与好未来。直到他们碰到大都市的残酷与冷血。你想留在大都市,攫取机会和享受优质生活,你需要大都市。但大都市凭什么需要你?你的筹码是什么, 除了你年轻的身体和旺盛的欲望?退而求其次, 你对大都市知难而退, 退居二线三线城市, 想在别处获得幸福、尊严与好未来, 仍然要面对同一个问题: 你的筹码是什么, 你能拿什么与城市讨价还价?有人离开北上广, 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皆因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正如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你——这个你有一辆最新款的私家车,不担心堵车也不担心停车; 这个你房子阳台朝南, 不担心房价也不考虑买第二套;这个你不是文艺青年、不喝瓶装水、按时吃饭、周末陪伴父母、从不租赁任何东西、不搞异地恋。这个你是慢生活的信徒, 达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可惜这个你,与现实背道而驰——你长达 10 年的青春租住在 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用 2 个小时通勤、一年未回家看望父母、只有泛泛之交没有知己、把互联网当你的精神慰藉。你习惯性对城市抱怨, 每天忙于在上班时间偷菜, 你坚信自己不过在等待机会, 直至青春用完,才惊觉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一切从你选择留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开始。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 舒服、刺激、牛B。其实也是一道城市选择题: 皆因年轻的你, 爱冒险胜过爱安逸, 爱牛 B 胜过爱舒服, 自愿进入人生愿境最诱人、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一线城市。这是一笔风险投资: 100 个梦想家踏入人才济济的这个江湖, 总有 99 个发现“牛B”不过是一场泡沫。“逃离北上广”代表后悔者成为社会流行语。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同时发生, 你突然发现白领和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房价被视为罪魁祸首, 北京的出租屋有胶囊公寓, 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装箱——当住在集装箱里的蚁族不是小说而是现实, 这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荒诞的喜感。作为工作狂,你突然明白,为了事业的前途,抛弃生活的前途并无价值,你需要的不仅是经历的成长和工资的成长,还有生活的成长; 作为梦想家, 你突然明白, 到二线城市去的不一定是失败者, 也可能是独具慧眼的野心家。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重拾你的生活, 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 而是深思熟虑的放弃——一线城市不会因失败者的离开而受损, 你终须明白, 放弃北上广只是你的个人选择, 不仅在选择让生活出现一个拐点, 还在选择一个别人看不见的机会、选择一个最适合下一代的城市出身。在诸多理由之中,唯独将“逃离”视为悲剧是错误的表述——有人离开, 是人性和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