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碳酸盐岩解析.ppt

格式:ppt   大小:4,036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碳酸盐岩解析.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12/9 文件大小:3.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碳酸盐岩解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碳酸盐岩解析
碳酸盐岩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岩石类型有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大于50%〕和白云石〔白云石含量大50%〕。
碳酸盐岩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多种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古潜山储层,生烃层系。岩溶地貌及其旅游资源、水资源和土壤等等。沉积相标志、古地理再造、古环境恢复、古气候变迁。
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海相环境中,有少量的陆相沉积。
碳酸盐岩的形成即可以是化学成因的,也可以是机械作用形成的。占沉积岩体积20%,在我国沉积岩占全国总面积75%,其中55%为碳酸盐。
第四章 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
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
1、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CaO、 MgO、 CO2
次要化学成分:SiO2、 TiO2 、Al2O3、FeO、 Fe2O3、
K2O、 Na2O、 H2O等
石灰岩的化学成分: %; %; CO2占
%; SiO2 %,
(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 %;
%;
极少量的微量元素:Sr、Ba、Rb、V、Ni等,可作为判别环境的标志
:CaCO3、CaMg(CO3)2、FeCO3、MgCO3
:CaO〔43%)、MgO(8%)、CO2(42%)及SiO2(%),
其它氧化物(3%):FeO、Fe2O3、K2O、Na2O、H2O
:Sr、Ba, Rb, Ni, Zn,
第四章 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
一、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

A. 18O/16O: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
B. 13C/12C 和14C :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 14C定年。
海相:重同位素含量高
第四章 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
3、矿物成分:
碳酸盐矿物:方解石〔三方晶系〕和文石〔与方解石同质二相,斜方晶系〕、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菱锌矿、铁白云石Ca(Mg,Fe)(CO3)2
陆源碎屑混入物:粘土矿物、石英、长石及微量重矿物。当陆源碎屑混入物>50%那么过渡为粘土岩或粉砂岩/砂岩。
非碳酸盐自生矿物: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K,Na,Mg卤化物、及蛋白石、自生石英、黄铁矿〔 FeS2 ,等轴晶系)、白铁矿〔 FeS2 ,斜方晶系,同质多相)、海绿石〔K,Fe,Mg的铝硅酸盐矿物〕、鲕绿泥石〔 Fe,Mg的铝硅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
第四章 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碳酸盐矿物,有少量的陆源混入物和自生非碳酸盐矿物。
碳酸盐岩的结构
一、碳酸盐岩构造分类
1、粒屑构造:经波浪或流水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是由颗粒〔内碎屑、生物碎屑、包粒、团粒、团块〕和填隙物、孔隙构成。
2、生物骨架构造:由原地固着生长的生物骨架构成。
3、结晶构造/重结晶构造:有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而成。
4、次生构造: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形成。
碳酸盐岩的构造既可以是机械成因的,又可以是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与碎屑岩的构造相比,碳酸盐岩的构造要复杂
二、碳酸盐岩构造特征分述
1、粒屑构造:由颗粒和填隙物组成。
颗粒类型包括:
内碎屑〔无内部构造的碳酸盐岩软泥颗粒〕
生物碎屑〔骨粒〕
鲕粒和豆粒
团粒〔不具有内部构造的粪团粒〕
团块〔颗粒集合体〕
核形石
碳酸盐岩的结构
注意:碎屑构造与粒屑构造的异同
粒屑类型之——内碎屑
由盆地内部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潮汐或波浪作用破碎、搬运、沉积的碎屑。
内碎屑按直径大小分为:
砾屑:>2mm
泥屑:<
微屑和泥屑充填于颗粒之间时称为泥晶基质。
碳酸盐岩的结构
内碎屑—砾屑
内碎屑之——鲕粒〔豆粒〕
由核心和同心纹层构成的球体或椭球体。鲕粒直径在2—,大于2mm称为豆粒。
鲕粒的分类:
真鲕:
假鲕:
复鲕:
薄皮鲕;
变形鲕:
变晶鲕:
碳酸盐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