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2).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21/12/9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频朗读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
五、教学课时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1、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3
2、(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3、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1)学生自主学****br/>(2)全班交流反馈
(3)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配乐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

  ,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重点字词句赏析。
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1、字、词正音:  
曰:yuē 惠:huì
禽:qín 梁:liáng
2、字、词归纳:((1)重点字词。
甚:很。 惠:同“慧”,智慧。
乃:就,于是。 示:给……看。
曰:说。 未:没有。
3、重点句子翻译:
(1)此是君家果。
“此”的意思是“这”;“君”的意思是“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句子的意思是“这是你家的水果”。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的意思是“没有”。句子的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
(3)在学生的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