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样本.doc

格式:doc   大小:118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样本.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2/9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样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发展规划
二¡一三年八月
目 录
前 言 - 1 -
第一章 发展基本 - 2 -
一、发展优势 - 2 -
二、机遇和挑战 - 5 -
三、战略意义 - 6 -
第二章 总体规定 - 7 -
一、指引思想 - 7 -
二、发展原则 - 7 -
三、发展定位 - 9 -
四、发展目的 - 11 -
第三章 打造高品位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 14 -
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集群 - 14 -
二、哺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 - 20 -
三、加快发呈当代服务业 - 22 -
四、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 24 -
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25 -
第四章 优化产业布局 - 28 -
一、发展主轴 - 28 -
二、先进制造业产业园 - 28 -
三、临港产业园 - 31 -
四、科技项目区 - 32 -
五、滨海产业园 - 33 -
六、科教创新区 - 35 -
七、中央商务区 - 36 -
八、生态商住区 - 37 -
九、海港经济区 - 37 -
十、滨海旅游度假区 - 39 -
十一、特色产业园 - 40 -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41 -
一、节约集约高效运用资源 - 41 -
二、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42 -
三、加强生态建设 - 43 -
四、加大环保力度 - 43 -
第六章 完善支撑体系 - 45 -
一、基本设施支撑体系 - 45 -
二、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 47 -
三、产城一体化支撑体系 - 50 -
四、政策支撑体系 - 51 -
第七章 强化保障办法 - 54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54 -
二、创新协调推动机制 - 54 -
三、创新合伙勉励机制 - 55 -
四、打造统一招商引资平台 - 55 -
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 56 -
六、加强督促考核 - 58 -
前 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是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品位产业汇集区三大板块重要结合部,战略位置重要,土地资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为进一步贯彻党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和“五位一体”战略布置,引导先导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环渤海南岸经济汇集带重要增长区域、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增长极,构筑与中心城区双核驱动发展新格局,依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行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决定》等,特制定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范畴陆域总面积约6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公里,海域面积510平方公里,下辖人们洼、央子两个街道。,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
规划期限为至,其中近期目的到,展望到。
本规划是指引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编制有关规划、制定有关政策重要根据。
第一章 发展基本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职业教诲创新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山东科学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土地资源丰富,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带动全市转型发展,增进全市乃至蓝黄“两区”科学发展、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中具备重要战略地位。
一、发展优势
(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东临青烟威都市群,北靠京津冀都市圈,与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重要构成某些,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品位产业汇集区三大板块重要结合部。距潍坊市中心30公里,距潍坊港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济青、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区内外,贯通南北潍日高速加快推动,益羊、德龙烟铁路将滨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区内潍坊森达美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
(二)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为丰富地区。区内大某些为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当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随着沿海防潮堤体系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将持续增长。地下卤水、地热、风能等资源丰富,其中地下卤水静储量60亿立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原盐和溴素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辽阔。近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鱼、虾、蟹、贝、藻等资源丰富,是全国知名“贝类之乡”。
(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