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主要冲压工序
【1】分离工序(切断、冲裁(落料、冲孔)、切口、切边)【抗剪强度】
【2】变形工序(弯曲、拉伸、成形(起伏(压筋)、翻边)、缩口、胀形、整形)【屈服期限】
(金属变形三个阶段:①弹性变形②均匀塑性变形③集中塑形变形)
2、冲压材料
【机器】考虑其强度和硬度
【电机电器】导电性和导磁性
【化工容器】耐腐蚀性
【1】材料塑形好,允许变形程度大,可减少冲压工序次数和中间退火次数
【2】延伸率(δ)、杯突试验深度大或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σs/σb)、冷弯试验中的弯曲直径(d)小,其塑形就好。
【3】模具间隙是按材料厚度来确定的(材料厚度公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公差过大会影响工件质量】
3、冲压机种类
【1】曲柄压力机(开式压力机、闭式压力机)
【2】双动拉深压力机
【3】摩擦压力机
【4】液压机
(*闭合高度、最大装模)
4、模具设计参数(标准件、压力中心)
【冲裁间隙】Z=D凹—D凸(凹模直径D凹 、 凸模直径D凸)(单边D/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落料和冲孔】
【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落料模应先定凹模尺寸,用减小凸模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冲孔件】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冲孔模应先定凸模尺寸,用增大凹模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需要用到的参数】Zmin和Zmax、落料公差(δ凸、δ凹)和冲孔公差(δ凸、δ凹)、系 数(χ)
【冲裁力P0(N)】
【平刃口凸、凹模】 P0=Lδτ
【L(冲裁件周长mm)、δ(材料厚度mm)、τ(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考虑其他因素,实际冲裁力:P =≈Lδσb】【σb(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阶梯分布】一个模具里多个凸模,分为大凸模、小凸模,为防止折断,小 凸模一般比较短,与大凸模呈阶梯状分布,大、小凸模的高度差 为H(取决于材料厚度)。
(δ≤3mm时,H=δ;δ>3mm时,H=)
【卸料力、推件力、顶出力计算】
❶卸料力:P卸=K卸P(N)
❷推件力:P推=nK推P(N)
❸顶出力:P顶=K顶P(N)
【P(卸料力)、n(卡在凹模洞口内的工件(或废料)数目)、K(系数)】
【排样、搭边和条料宽度】
【排料】
【排料方式】❶直排 ❷斜排 ❸直对排❹斜对排❺混合排❻多行排
.2【材料利用率(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η=×100%
F(冲裁件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面积))
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
b(条料数目)h(进距)
【搭边】
搭边值大小,能太大,浪费材料;太小容易挤进凹模,影响模具寿命。(搭边值大小可查表)
5、模具类型
【冲裁模具类型】❶单工序模❷级进模❸复合模
【凹模】
❶凹模孔口形式
❷凹模外形尺寸(凹模厚度H、壁厚C)
【凹模厚度H】H=Kb(mm) (K—系数 b—冲件最大外形尺寸)
【凹模壁厚C】 【小凹模】 C=(—2)H (mm)
【大凹模】 C=(2—3)H (mm)
【凸凹模】(复合模)
(不集聚废料的凸凹模最小壁厚)
【黑色金属和硬材料】 ()
【有色金属和软材料】 ≈δ()
【凹模上螺钉孔、圆柱销孔的最小距离】(跟是否淬火有关,淬火距离比较大)
【凹模强度校核】(检验凹模厚度,因为凹模厚度不够,会使凹模产生弯曲,损 坏模具。
H最小=
【H最小—凹模最小厚度(mm) P—冲裁力(N)】
【凸模】
【结构型式】
❶标准圆形凸模
❷带护套的小孔凸模(适用于冲孔直径与料厚相近的小孔)
❸快换凸模(用于大型冲模中冲小孔易损坏
❹大圆凸模
❺非圆形凸模
【凸模长度】 L=H1+H2+H3+Y
【H1—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H2—卸料板的厚度】
【H3—导尺的厚度】
【Y—自由尺寸(凸模的修磨量4—6mm;—1mm;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A,可取15—20mm。】
【凸模强度校核】❶压应力校核❷弯曲应力校核
【凹模、凸模的镶拼结构】
【镶块紧固】
❶框套热压法❷框套螺钉紧固法❸销钉、螺钉紧固法
【镶块尺寸mm】
):1:(3-5)
尺寸X围:H(30-75);B(60-170)